2月13日下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红色景点泸定桥畔,一场义诊吸引了当地居民的目光,前来咨询看病的泸定县居民有的早早在义诊区排好队,有的焦急地询问自己的身体不适需要找哪位专家——这天,四川省第二十届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送卫生下乡活动在甘孜州泸定县拉开序幕,来自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大型医疗机构的22名专家将在甘孜州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开展为期4天的爱心服务活动。
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送卫生下乡活动是我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实现“把健康送进农家”的目标,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两人现场“跨学科会诊”
“医生帮我看下嘛,我前几天才去医院拍的肺CT……”义诊现场,泸定县居民罗刚(化名)忧心忡忡地把自己在医院拍的肺部CT片,递给前来义诊的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葛俊。罗刚说,自己一直感觉身体很好,很少去医院,但自从两个月前“阳”过以后,总担心肺部出现问题,便去雅安的一家医院拍了肺部CT,由于报告单上写着有病灶,总担心肺部“长了点什么”的他直接就找到了葛俊。葛俊看过报告后,请来一同参加义诊的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主治医师袁兴娅,两人在现场做了个短暂的“跨学科小会诊”。
随后,葛俊建议袁兴娅为罗刚解答疑问。“肿瘤医生都没说啥子,看来真的没事了!”罗刚长长地舒了口气,周围的居民也都笑了起来。
省、县级医生协作解患忧
“医生啊,我现在浑身都痛!腰杆痛!克膝头(膝盖)痛!走路不利索,一直有骨质疏松,你看看是不是加重了。”泸定县居民王翠华(化名)一找到义诊医生、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胡丹就开始倒苦水。胡丹在现场为其做了初步检查,触碰到王翠华的膝盖时,后者就连连说疼,“大妈,您这骨质增生不轻哦。”胡丹随后叫上了两名同来这里义诊的泸定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协助检查。
胡丹为两名医生介绍了王翠华的病情,并建议她尽早去县医院检查。王翠华此前一直以为她这样的情况需要到很远的大医院才能治疗,但实际上,泸定县医院目前的能力也足以帮助她康复,“胡医生说县医院的那几个医生都晓得我的情况了,到时候我直接去,治起来很快很方便。感谢他们!”王翠华笑着说。
送卫生下乡活动意义不凡
随着近几年卫生健康事业在全省各地的发展,我省多地,尤其是偏远地区医疗机构的综合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对于这些从成都等地赶来的专家而言,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素养,让他们知道有病要看医生,以及信任当地医生也非常重要。“医院发展得再好,设备再先进,专家再多,如果病人不去,那也是徒劳。”医疗队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骨科副主任医师卢红此前参与过多次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送卫生下乡活动,他认为,让居民在现场就能接受专家的诊疗只是这个活动的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当地的病人选择在辖区内解决健康问题,同时也让他们有得了病就看医生的意识,让当地的卫生健康事业成果有“用武之地”。
据了解,除了开展义诊,医疗服务队还会在当地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为大病重病户送健康等卫生下乡活动。该系列活动开展以来,不仅让到场参加义诊的群众受惠,还为活动地的各级医疗机构送去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当地医疗力量的健康服务能力,实现了为我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健康事业“输血”和“造血”的正向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