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发展之下,诸多疾病都是伴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当年龄步入40岁以后,身体各器官与机能开始逐渐衰老和下降,各类疾病开始迸发。而老年人的心脏疾病发病率也越发升高,诸如心肌炎、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那么关于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类疾病都有哪些呢?对老年人的心脏护理知识是什么?要怎么做才能够有效保证老年人群的健康?
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疾病
想要对老人的心脏器官进行良好的护理,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那么对老年人的常见心脏类疾病进行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知根知底,才能够形成良好的预见性护理,从而对老年人的一些突发情况和日常护理进行更加正确、有效的保障,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首先,冠心病作为一种老年人群体当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病,其具体的病发机理为心脏输血和输送营养的血管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病变而造成的。这一情况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但在中后期时,患者的心肌就会开始逐渐缺氧、缺血,从而影响到心脏的正常运行,导致心梗的发生,进而使患者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其他并发症,严重时将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次,心律失常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其又分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慢以及窦性心动过速等类型。其具体表现症状即心脏律动出现异常,过快或过慢,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情况,进而使患者的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如头晕、晕厥和全身无力等情况,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就必须尽快进行治疗,以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
最后,心肌炎是一种基于病毒和细菌感染而存在的一种严重疾病,在轻症患者身上近乎没有异常,但是如果患者未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导致心肌炎步入后期,转为重症之后,便十分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经过研究发现,患者在发病前3周身体将会出现明显变化和表现,如乏力、发热、恶心、胸疼、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甚至会导致猝死,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人的心脏护理
预防护理。老年人首先需要关注自己呼吸道和肠道细菌感染问题,如果患者身体较为孱弱,那么便需要加强身体锻炼,根据季节变化添衣减衣,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外出,做好环境和饮食卫生工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饮食护理。老年人应当对自己的一日三餐进行合理搭配,多食用含维生素、膳食纤维丰富的果蔬,饮食注重清淡,避免吃一些高油、高盐、高热、高脂的食物,多吃一些豆制品和蔬菜瓜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避免动脉硬化,切忌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发生。
生活护理。首先应当保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优质的睡眠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发病概率,在中午尽量进行休息,保证身体的精力充沛。其次,老年人群还应当注重身体运动,在生活中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情绪护理。由于老年人的血压不够稳定,一些不良情绪有可能会引起老年人的血压上升,进而诱发冠心病,使身体的大脑、肾脏等各个器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情绪护理当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时刻保证老年人的心情舒适,避免其出现焦虑、暴怒、紧张、抑郁、悲伤等情绪,从而诱发心脏疾病,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南充市南部县伏虎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