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2年1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攻坚克难 让包虫病治疗“不出州”
杨桅 本报记者 陈丽娜 姜入芳

 包虫病,是一种流行在我国西部农牧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故亦称“虫癌”。


 我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该疾病对我省涉藏州县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是涉藏州县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作为四川省包虫病外科治疗定点医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大大提高了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水平。近年来,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帮扶下,该院积极开展新技术,让当地包虫病患者不需要出州,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认识
从“短短几行字”到“厚厚几本书”


 2021年7月5日,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确定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为四川省包虫病外科治疗定点医院,这标志着该院包虫病诊疗水平得到官方认证,发展迈上新台阶。


 很难想象,15年前,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外科的医生对于包虫病的认识,还处于一片迷雾之中。
 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到底该如何治疗?


 “当时,一本《外科学》里面,关于包虫病的介绍只有短短的几行字,我们只能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去了解。”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肝胆一科副主任李治宏介绍。2007年,李治宏大学毕业,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从“寄身”普外科到成立专门的包虫病治疗中心,李治宏见证了十几年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包虫病诊疗的发展进程。


 由于缺乏对包虫病系统、正确的认识,当时,普外科的医生只能将包虫病手术当作肝癌手术去做,笼统粗放的治疗根本无法满足当地患者的就医需求。为此,科室派出诊疗、手术、护理以及辅助检查团队,前往当时在包虫病治疗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三甲医院进修。


 2009年3月,普外科搬进了新病房,在前期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科室开始了对包虫病的“独立”探索。


 “在调研筛查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甘孜地区的包虫病和其他地方的包虫病不一样,比如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有较多的牧区,但他们的包虫病是以囊性包虫病为主,我们则是以泡型包虫病为主,同时我们也发现石渠县是全球包虫病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基于此项调研,2015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始实施以石渠县试点为重点的第一轮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并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探索出的“石渠模式”在全国涉藏州县复制推广。


 从一片迷雾到探索总结出本地包虫病特色,再到如今参与科研项目、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包虫病诊疗有了厚厚的“几本书”作指导。


手术
从16小时到7小时


 2016年11月,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紧张地进行着,这是肝胆外科领域难度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也是世界首例高原地区自体肝移植手术,李治宏站在一旁凝神观摩,整整16个小时,他不敢走动,生怕错过一处细节。


 最终,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手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王文涛教授团队的协作下顺利完成,手术的成功让原本放弃治疗的包虫病晚期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尽管16小时的站立让李治宏双腿肿得无法走路,但当时的他依然感到无比兴奋。


 “肝移植手术好比是我们肝胆外科‘皇冠’上最大的一颗‘明珠’,作为一名高原地区三甲医院的医生,我从未想过,我们会摘下这颗‘明珠’。”李治宏回忆道。


 包虫病没有特效药,只能靠手术来治疗。在过去,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医生对复杂肝病手术是不敢碰的,对于自体肝移植这样高难度的手术更是不敢想。


 2016年1月,经过10余年的发展壮大,肝胆科从普外科“脱离”,分为肝一科和肝二科,并成立包虫病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技术骨干到医院进行帮扶,王文涛就是其中之一。


 在华西医院的帮扶下,现在,医院已经有7名医生可以独立完成右半肝的复杂疑难手术。同时,还有3名医生可以完成各种侵犯了胆管、血管的肝切除手术,而且还能完成血管重建,而甘孜肝脏手术围术期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甘孜州的包虫病患者不出州就能接受优质治疗。


 而作为最有难度的自体肝移植手术,虽然当地医生现在还不能独立完成,但他们却有机会全程参与到手术中。


 “从第一台手术到现在接近30台自体肝移植手术,我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手术的理解和配合度也在不断提高,最短一次手术仅用了7个小时。”李治宏说。


创新
从“不敢碰”到独立开展新技术


 2019年9月,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肝二科主任魏耕富联合泌尿外科、麻醉科成功完成一例肝包虫术后多脏器多发包虫根治性切除术。该患者5年前肝包虫手术后,腹盆腔多脏器又出现包虫,一次根治性切除涉及几乎全腹腔脏器,且二次手术还要面临腹腔粘连,难度极大,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复杂疑难包虫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时在甘孜,这样的患者有很多,复发包虫病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身心折磨,我们通过多学科术前讨论及术中协作,可以根治一些手术治疗复杂、困难的包虫病,为患者一次性解除复发包虫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魏耕富介绍。

 2016年,通过人才引进,魏耕富从陕西来到康定,担任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新开设的肝二科主任,6年来,他带领科室不断开拓创新,开展了5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


 “完成复杂肝包虫半离体右三肝根治切除+下腔静脉壁部分切除+人工血管下腔静脉壁修补术、复杂肝包虫联合泌尿外科输尿管支架植入肝腹盆腔包虫一期根治性切除术、复杂晚期肝包虫左三肝切除+胆囊+右肝管修补+下腔静脉修补+尾状叶切除术……”从“不敢碰”到独立开展新技术,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复杂肝病手术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还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1项,州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肝囊型包虫新术式在甘孜地区的应用研究》获得甘孜州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室还选派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级学术会议,通过大会发言、论文交流的方式,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与诊疗技术,并陆续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