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2年1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推广分娩镇痛需破解这些难题
唐传艳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总结了我国第一批分娩镇痛试点取得的成效。自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全国已有912家医院参与试点,试点医院椎管内分娩镇痛率从2017年的27.52%上升到2020年的53.21%。但与此同时,分娩镇痛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依旧需要重视。比如,与发达国家80%~90%的分娩镇痛普及率相比,试点医院50%左右的普及率仍存在不小差距;全国试点医院仅912家,在一些边远地区,分娩镇痛的普及率不足10%。


 有不少人认为,分娩镇痛可能让产妇留下后遗症,也担心麻醉会影响胎儿身体及智力发育。但事实上,分娩镇痛使用的麻醉用药量相当于剖宫产的1/10,并且分娩镇痛药物不进入血液,几乎不会透过胎盘。医务人员和媒体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分娩镇痛的科普宣传,打消产妇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理顺价格和培养更多麻醉人才,也是推动分娩镇痛尽快得到普及的关键。分娩镇痛需要麻醉师进行不间断的疼痛评估和用药速度调整,直到产程结束。因此,普及分娩镇痛,需要培养更多的麻醉师。分娩镇痛收费长期过低,影响医院开展和医生参与分娩镇痛的积极性。推广分娩镇痛,在完善收费标准和薪酬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应该有突破性进展。


 “怕疼”是一些女性害怕生育的重要原因,让生育过程更安全、更顺利、更舒适是每位产妇的渴盼。不妨将分娩镇痛作为三孩配套政策之一加速推广,让更多女性在这项技术的保障下想生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