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2年11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迈入房室同步起搏“无线时代”
起搏器由腿部送达心脏
童琳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姜入芳

74岁的曾婆婆被确诊为心动过缓,具备明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指征。但是,问题来了——身体消瘦,右侧锁骨下区域皮肤及皮下组织极薄,不利于传统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安家”。


怎么办?“走全新的路!”经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协作,顺利为曾婆婆完成了“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作为全国首批让该项技术投用的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迈入房室同步起搏“无线时代”,翻开了心律失常诊治的新篇章。

身材过度消瘦 
救命起搏器难“安家”


曾婆婆在入院前的十几天总是阵发性头晕、乏力,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她平均心率仅64次/分,最慢心率只有29次/分,最长心脏停搏时间达3.02秒,且心动过缓和头晕、乏力症状具有明确相关性。


曾婆婆的病情,有明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指征。但是传统心脏起搏器由植入心脏内的起搏导线和埋在胸前皮肤下的脉冲发生器组成,曾婆婆并不适合采用。“老人家很消瘦,植入脉冲发生器的锁骨下区域的表皮及皮下组织非常薄,而且因为曾接受过乳腺癌手术,该区域更是只有很薄的一层皮肤了。”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说,这种情况极不利于脉冲发生器“落户”,勉强落户后远期囊袋溃破感染的风险也很高。


升级版“胶囊”上阵 
直达心脏“开工”


针对患者的病情,心血管内科团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致认为植入无线起搏器的方案适用。不仅如此,结合曾婆婆的病情,团队给出了“升级”版的方案——“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汉雄介绍说,无导线起搏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导线的起搏器,实现起搏导线和脉冲发生器合二为一,通过血管即可直达心脏发挥作用。


与2019年投用的“单腔无导线起搏器”相比,“双腔无导线起搏器”具有心房感知功能,能够更进一步模拟正常人生理性的起搏功能。


这种起搏器体积仅1cm3,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枚“胶囊”。手术时,仅需借由腿部的股静脉作为“通道”,就能将它送达心脏发挥作用。


10月27日,刘汉雄率领团队成功将“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曾婆婆的体内。手术次日老人已可以下床正常活动,经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正常,术后第3天即顺利出院。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医院,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作为区域心血管疾病诊治“先锋”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已正式迈入房室同步起搏“无线时代”。“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这个才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终极意义。”心血管内科主任张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