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2年1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妇产科专家王刚:永远对患者心存感激
本报记者 陈丽娜

(上接11版)

用王刚自己的话来说,“做腔镜手术能立住脚站起来,主要靠的是手上功夫”。


为了多上手操作,王刚常常从早上7:30就进入手术室,一直到深夜12点,甚至次日凌晨1点多才出来。


“那个时候年轻,精力也好,经常加班做手术,有时一天要做4台恶性肿瘤手术,每一台都要三四个小时,有些复杂的手术要5个小时甚至6个小时,最多的做到10个小时,就是多练,一直不停地练。”王刚说。


为了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向老师请教,王刚常常利用手术间隙短暂的休整时间,“缠住”老师刨根问底。为了温故知新,他把老师和自己做的每一台手术视频都保存了下来,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反复“咀嚼回味”。


多练、多问、多反思,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王刚逐渐练就了精准的“刀法”,能够熟练开展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腹腔镜手术,如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等妇科腹腔镜高难度手术,并总结出经验在全国同行中进行交流,逐渐在业界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攻关
挑战“血管上的芭蕾”


2015年8月29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一场令人凝神屏息的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超声刀有如神助般自信游离于神经、输尿管及血管间,“揭”起浅层组织,找到标志性解剖结构,切除淋巴结……术野几乎见不到血迹,整个过程犹如“蜻蜓点水”,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8年前王刚受邀为一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的“扩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全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这项难度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术,在国内至今也仅有少数专家能够完成。


2010年,李光仪教授退休,王刚挑起大梁,担任医院妇产科主任,继续带领妇产科不断发展。经过10年磨炼,在技术操作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后,王刚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创新”。


“当时的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大多数只能做到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多为取样性质。然而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特别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系统性的淋巴结切除术,不仅能切除阳性淋巴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还可以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王刚解释。


然而,腹主动脉处解剖结构复杂,为大血管密集的“雷区”,又紧邻输尿管及肠道,稍有不慎就会损伤重要脏器,对操作要求极高,堪称“血管上的芭蕾”。


“微创手术只要是对患者有益的,我都愿意去尝试。”这是王刚一直以来都秉持的观念,也是激励他不断突破“禁区”的动力。


此后,王刚凭借超凡的胆识和精细的刀法,率先在全国开展“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并不断总结经验,多次受邀在学术大会上做手术演示,将规范、安全的操作方法和理念教授给全国同行,带动了全国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微创诊疗技术的持续改进提升,促进了微创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仁心
病人受益,就是最大的收获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技术,在追求规范性、微创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留器官的生理功能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在2004年,王刚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就认识到,“一刀切”的手术方式虽然能够彻底清除肿瘤,但这种粗放的方式也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伤。


“实际上很多子宫内膜癌早期并没有转移、扩散,如果把子宫全部切除,患者将再也无法怀孕生孩子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甚至会造成患者家庭破裂。”王刚说。


当时,在国外已经开始尝试对一些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实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恰在王刚思考尝试这种治疗方式时,一对年轻的夫妇找到了他。


患者30岁,长期月经紊乱,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辗转多家医院,给出的治疗建议都是“全切”。很巧的是,这名女患者的同学就是王刚所在科室的医生,在这名医生的推荐下,患者找到了王刚。王刚判断患者的情况可以尝试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然而,彼时的王刚到医院不满5年,还是一名青涩的年轻医生,国内也没有相关治疗的案例。但他的治疗理念让这对年轻的夫妇看到了希望,患者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他,接受治疗。


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年后,女患者成功怀孕分娩,激动地给王刚发来喜讯,这也是国内首例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后成功怀孕分娩的案例。


“找到一种新的治疗办法,起码要敢去尝试。病人从中获益,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王刚说。


从那时开始,王刚就将其中的一项研究重点放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中,并参与制定了相关的共识和指南,后来又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宫颈癌手术中,让无数患者受益。


返乡
新技术+新理念 为更多父老乡亲服务


2020年1月,经四川省卫生健康委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王刚调任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担任副院长,他离开了自己工作20年的地方,踏上新的征程。


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到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王刚不只是回到了家乡,也回到了他医学梦开始的地方。


“我是从四川走出去的,学到新的、先进的技术,就想带回来,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同道们,把这些技术发扬光大,为更多的患者服务。”谈及回来的原因,王刚说道。


他的到来,为四川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更多可能。


“以前要从广东回来到四川的医院去指导一台手术或者会诊,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可以直接进行技术的指导和帮扶。”王刚说。


同年9月4日,王刚联合医院陈德新团队进行了5场高难度的妇科手术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达2.5万。在展示省妇幼保健院多种独创先进的手术方法和专利手术器械的同时,也为全国妇产科同仁献上了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盛宴。


今年3月,王刚又应邀前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教学示范手术,精彩的操作和现场解说受到同行医生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提高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在全国肿瘤妇科领域的知名度。


除了技术上的帮扶,王刚也将新的理念带回给川内同行。


“以前在学术会议上,我主要是讲具体的手术操作,现在我更多的是传授理念,特别是保留器官、保留生育功能的理念和技术指导。”


他始终认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以患者是否受益为导向,而不是以医生的愿望为导向。


“妇女儿童的健康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保留了生育功能,也许就是保住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我觉得这种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王刚说。


2022年5月,王刚被任命为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院长。谈及未来,他表示,培养更多的接班人、推动诊疗技术的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这些都将逐一实现。(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采访手记

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中讲道:“从原始蛮荒到严谨精细,手术一步一步走向更高质量和更为人性的方向,不仅仅是让病人活下来,而是以更少疼痛、更小创伤、更高质量地生活在世界上,虽然在这背后,有因粗放无知而付出的代价,但更多的,是关怀同伴的本能和救治生命的慈悲与努力。”


20多年来,王刚见证了我国妇科腔镜手术的发展,让更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更高质量地活着,是他毕生的追求。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医学进步的背后,同样有患者的一份付出。因此,他常常说:“要永远对患者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