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2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命悬一线!17岁少年多病齐发 披荆斩棘!多学科联合创奇迹
文/车超群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爆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症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心肌病……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17岁少年小鹏(化名)在生死一线徘徊。而导致他健康“大崩盘”的原因,更是令人咋舌——长期熬夜打游戏,生活极其不规律。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联合发力,最终利用ECMO技术力挽狂澜,把他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

危在旦夕
少年多病齐发命悬一线


8月28日13时,小鹏被紧急转送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救治。入院时,已出现严重的休克症状,血压仅65/32mmHg、心率达168次/分、呼吸频率达45次/分、血氧饱和度仅70%、心脏射血分数仅20%……每一个指标,都在提示这个少年已经命悬一线了。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医疗组长主任医师姜远普、主管医师张全在积极组织抢救的同时,立即将病情上报给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川。


张川立即率领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会诊,初步诊断为“爆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且合并了重症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心肌病”。


张川说,爆发性心肌炎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以病情凶险,迅速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80%,“再加上心脏之外的一系列问题,经过综合判断,他预后可能会极差,存活机会也很小。”


披荆斩棘 
多学科逆风迎战创奇迹


尽管希望渺茫,但医护团队从未想过放弃。经过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多次讨论,一致认为ECMO治疗是目前挽救小鹏生命的唯一方法。


虽然确定了救治方法,但是治疗过程中将面临抗出血、栓塞、感染等一系列难题。尽管如此,医护团队拯救生命的初心始终坚定。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认可后,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立即开始治疗。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俗称“魔肺”。因其可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也被称作“人工心肺”。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优秀的团队合作,ECMO团队在30分钟内完成了穿刺、预充、上机等流程,而后设备各项运转顺利。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原本用于维持血压的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以及用于维持氧合的呼吸机参数均得以迅速下调。 


而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治疗不是说把设备上了就完了,需要一个完整的救治体系来支持,才能实现患者的最大化获益。”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医生曾薇介绍说,小鹏入院时还合并曲霉菌肺炎,肝功能、肾功能衰竭等诸多问题,因此除了ECMO做生命支持之外,抗感染治疗、凝血功能管理、循环管理、院感防控、营养支持、功能康复等,都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在多学科的联合努力下,生命的奇迹再次上演——短短5天时间,小鹏的心脏功能已重新恢复了活力,ECMO顺利下机。发病30天后,小鹏顺利从ICU病房康复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且未发生任何医院获得性感染,再创奇迹。


值得关注
小心“熬”出来的病
 


“对患者的成功救治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医者的骄傲,但是也引起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张川说,小鹏经常熬夜玩游戏,生活作息极其不规律,之所以出现这次“健康大崩盘”,与他平日的坏习惯脱不了关系。


“即便是青少年,长期的不规律作息依然会对身体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张川提醒,长期的过度劳累、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紊乱,从而极易使得病原菌入侵而患病,人们切记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