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08(2022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石棉县卫生健康局——
“石棉模式”让群众更安心
本报综合

党的十九大以来,石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级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综合医改“石棉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石棉县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人才体系不断完善。制定招才引智“10条措施”,设立卫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近3年发放卫生人才专项资金983.5万元,累计培养、引进优秀医护人员279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3.15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先后投入1.95亿元,建设实施卫生健康项目17个,完成县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院院区和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等项目,大大提升公立医疗机构救治能力。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县域内就诊率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患者在县域内就可治疗肿瘤疾病。建成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18个,“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与雅职附院建立皮肤科专科联盟,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覆盖率100%。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分级诊疗成效显著。建成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心电、临床检验、远程诊疗和视频会议中心5个,构建上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下联乡镇卫生院的多点多级医疗远程会诊平台和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分级诊疗看病模式逐步形成。


“三医联动”成效明显。率先在全省开展慢病门诊治疗打包付费改革,创新“两病”签约医保服务包,组建糖尿病、高血压治疗服务专家团队,建立慢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转诊—随访—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全链条服务模式。2022年,又将慢阻肺纳入医保服务包签约范围,实现“两病”签约扩面至“三病”签约。


医防融合持续推进。建立县域大健康数据库,实现县域内管理在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间的无缝衔接,健康服务链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生命周期,逐步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个人健康自我管理。


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持续增强  基本公共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县成立61个公共卫生委员会。向全县11.4万常住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等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优化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干预策略。全县住院分娩率10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1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8‰,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13岁。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人心。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并顺利通过复审,高分通过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评估,并被确定为全国优秀健康促进试点县。


传染病防控能力不断加强。建立起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现代化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新建县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哨点(诊室)以及集中隔离点,建设完成区域检验中心,县级传染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全县各类传染病发病病例数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