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5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运动医学+现代康复技术 助四川拳击健儿摘金夺铜
□黄欣 本报记者 陈健

       近日,在第15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拳击80公斤级决赛中,川将王小保击败山东选手王金祥,获得冠军。同日,四川拳击名将杨文璐在女子60公斤级决赛中获得铜牌。奖牌背后,是运动员、教练员的努力付出,也有医疗保障人员的坚实守护。赛后,王小保和杨文璐兴奋地与四川省骨科医院主治医师杜万里拥抱分享喜悦,他们说:“谢谢四川省骨科医院各位专家的付出。”

       拳击是一项对运动员体能、耐力、爆发力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重竞技项目,在训练及比赛对抗中很容易发生伤病。因此,坚实的医疗保障对运动员高水平训练和比赛的良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省骨科医院是“国家队运动员指定医院”“国家队合作医院”。从第13届全运会开始,四川省骨科医院就全面系统地为四川拳击队提供医疗保障。

       今年6月起,四川省骨科医院主治医师杜万里便以队医身份入驻四川拳击队,根据队伍实际需求,制定了科学详细的赛前、赛中、赛后保障方案,并在中医运动医学理念指导下,运用针灸、手法等郑氏伤科特色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帮助运动员减少伤病影响,以最佳竞技状态征战全运会。

       在赛前备战期,四川拳击队多次前往四川省骨科医院寻求帮助。其中,两届全运会卫冕冠军王港因严重腰伤困扰,难以正常训练,赛前来到医院诊治。颈肩腰腿痛2科主任戴国钢带领团队,以“郑氏伤科”特色治疗技术快速为其缓解症状,以最短时间恢复训练状态。在备赛阶段以及比赛中,王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激励鼓舞全队前进。本次全运会,他也顺利完成比赛,并在男子拳击71公斤级决赛中取得第5名的好成绩。

       四川省骨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历届大赛保障周期中,四川省骨科医院积极响应队伍需求,主动派出专家团队,为中国拳击优秀运动员保驾护航,其中包括奥运大满贯选手李倩,以及奥运银牌得主任灿灿、杨文璐、杨柳等世界名将。医院坚守国内外大型赛事最前线,充分发挥中医运动医学和郑氏骨科诊疗技术的特色和优势,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健康守护,彰显服务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