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
为医务人员专场接种
本报讯(记者 王丹)为有效应对流感流行季,近期,德阳市聚焦学生、老年人、上班族、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需求,通过延伸服务时间、深化部门协作、优化服务模式等举措,全面提升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针对上班族、学生群体“工作日没空接种,周末休息没处接种”的难题,德阳市统筹资源布局,全市108家接种单位中,90余家开通周末接种服务。相关部门主动加强接种单位安排公示,通过分时段预约、错峰安排等方式,有效分流接种人群,减少接种人员等待时间。
依托“医校共管”协作机制,由学校统一组织动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绿色通道,利用国庆假期和周末,为有需求的学生、家长及教职工开展流感疫苗集中接种服务,累计惠及3000余人次。
依托医共体协作机制,什邡市方亭社区在市人民医院设立临时接种点,面向医务人员开展为期两周的专场接种,累计完成700余人接种。此举既有效保障了医务人员的健康,也体现了对高风险岗位人群的关怀。
为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德阳市通过卫健、疾控、医疗机构微信平台,以及德阳原创IP安仔科普小视频、广播、健康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广泛宣传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和知识。同时,德阳市持续推进疫苗接种信息化建设,AAA级及以上门诊占比达81.13 ,接种门诊实现身份识别、电子签名等信息化全覆盖,确保疫苗接种全程可追溯。此外,德阳市还强化预防接种示教基地建设,加强接种人员的理论学习、实操技能和岗前培训,促进疫苗接种的规范与安全。
阿坝州
为重点人群周末接种
本报讯(记者 白华宇)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疫苗接种需求,有效解决上班族、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工作日接种不便的实际困难,近期,阿坝州各县(市)卫生健康系统创新预防接种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周末疫苗接种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各县(市)设置周末接种服务门诊147个(涵盖乡镇、社区等),累计开展接种服务941次,接待接种群众30680人次,接种各类疫苗73459剂次。与去年同期相比,疫苗接种率实现大幅提升。
各预防接种单位强化门诊日常管理,优化完善询问、登记、接种、留观等功能区域,做到“标识标牌、人员着装、公示内容”三统一,维持接种环境清洁温馨。增设母婴哺乳室、热水饮水机、物品暂存保管处等便民设施,确保降温取暖设施正常运行。根据需要配备引导员,增加候诊椅、留观椅,让群众从“站着排队”转为“坐着等待”。
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设置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接种,及时解答疑问。对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疫苗补种、女性HPV疫苗接种、学校流感疫苗接种等短时集中接种需求,采取开设接种专场、午间接种、延长接种服务时间、及时随访等一系列暖心便民措施,满足群众接种需求。针对居住在远牧点交通不便的群众,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将接种车开到群众“家门口”,多措并举提高偏远地区疫苗接种可及性。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疫苗接种科普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和掌握免疫规划及预防接种知识。
南充市嘉陵区
为老年人上门接种
本报讯 11月10日,南充市嘉陵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专业医疗团队走进辖区养老院,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开展流感疫苗上门接种服务。
为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医护人员提前一周对养老院全体老人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过敏史及疫苗接种史进行系统梳理,逐一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科学确定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名单。接种当日,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为每位老人开展健康问询、血压测量等基础筛查,针对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床边接种服务,确保接种过程安全顺畅。服务全程,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细致耐心的态度,用温暖的语言安抚老人情绪,让老人在安心舒适的环境中顺利完成接种。
南充市嘉陵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零距离”服务是深化“医养结合”模式的有益探索。通过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医疗服务。接下来,该中心将总结工作经验、优化服务流程,推动上门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逐步扩大至其他特殊群体,以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公共卫生服务守护辖区居民健康。 (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