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2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坚守平凡岗位 托起生命之重
——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
文/图 黄明星

国庆假日期间,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全员坚守岗位,在临床诊疗、急诊急救、疫情防控一线,处处都能看到“郫医人”忙碌的身影。

国庆节前夕30人再出发


9月30日下午,医院接到支援外地执行核酸采样任务的通知,马上发出集结令,30名有着丰富核酸采样经验的医务人员火速出发,迅速赶往目的地。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深夜抵达的采集队伍在次日凌晨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时值国庆假日,他们毅然告别亲人,慷慨奔赴抗疫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是我的使命,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张礼杰是医院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8月底前往成都市锦江区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回来刚解除隔离,看到医院发出的召集令,便披上“战衣”再次奔赴抗疫一线。采样队伍于10月6日完成任务返回郫都,在7天6日夜里,他们每天凌晨4点起床、5点出发、6点采样……穿大街过小巷,昼夜奋战,快速、精准、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30名采样队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者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多学科联合为生命护航


触电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国庆假日期间,急诊科主治医师孔令军值班时就接诊了一例触电者,惊险一幕令他至今心有余悸。


10月4日晚上10点过,孔令军正在急诊抢救室里处理一名急腹症患者和一名车祸外伤患者,突然接到“120”通知,有危重患者将马上转到该院,得知患者为电击伤,孔令军心头一紧。


5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医院,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左手手掌焦黑,全身多处皮肤烧伤、溃破,急救人员迅速为其进行止血、止痛、清理创面、包扎伤口等处理,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肌损害、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疾病,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后,急诊科主任刘广明带领团队时刻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并结合会诊专家的意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予以抗炎、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护心肌功能等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经过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烧伤创疡科、骨科等科室人员两个多小时的密切守护,患者生命体征终于逐渐平稳下来。


生死时速抢救脑出血患者


10月2日晚,43岁的朱某因高空坠落导致脑部严重受伤,被紧急送到该院救治,刚入院时,患者意识尚清醒,经检查发现为右侧额部脑挫裂伤伴血肿,准备转入神经外科继续治疗,刚办理完入院手续,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不能言语、瞳孔散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脑外伤并发症,情况危急,有生命危险,马上送手术室。”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谢洪伟一边联系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一边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从家属口中得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月前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风险和难度。


23时40分手术开始,在科主任彭伟的指导下谢洪伟钻开患者右侧颅骨,清除血肿、减压。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手术有惊无险地成功完成。目前,朱某已经恢复意识,各项生命体征也已趋于平稳,正在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用坚守迎接“新生命”


“喂,手术室,10分钟后有一台急诊剖宫产手术,请做好准备!”挂完电话后,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立刻开始准备手术器械和麻醉药品。10分钟后孕妇被推进手术室,随着一阵响亮的啼哭,又一个“国庆宝宝”平安降生,从手术正式开始到胎儿娩出仅仅用了3分钟,这已经是10月4日分娩的第12个宝宝了。


“幸好及时做了手术,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母子平安,我们全家都感谢你们!”看着刚出生的宝宝,孩子父亲眼含热泪地对产科主任任丹说道。原来,怀孕35周的李女士合并妊娠期高血压,10月4日常规产检时发现血压高达166/104mmHg,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同时彩超检查发现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增厚,胎监有减速,经验丰富的任丹立刻意识到孕妇可能存在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的风险,便建议李女士尽早行剖宫产手术,一开始李女士和丈夫考虑到是早产还有些犹豫,经过任丹的耐心解释才同意手术。


国庆假日期间,郫都区人民医院各个岗位上的医护人员,为抢救患者生命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尽一切所能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