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2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业务量增加近3倍 绵阳120冲锋在“疫”线
绵宣

 “120吗?我们小区被封控了,我这有个孕妇破水了……”


 “120吗?我们小区被封控了,我母亲要去做血液透析……”


 “我小孩呕吐、发烧,需要救护车……”


 9月30日6时,绵阳市城区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以来,该市120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不绝于耳,指挥调度业务量增加了近3倍。


 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面对突发疫情和暴增的电话呼入量,绵阳市120指挥中心并没有被打乱阵脚,而是迅疾采取果断措施,统筹调度全市救护车辆和院前急救医疗资源,在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全力满足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院前医疗服务需求。


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部署


 “假如发生大规模疫情,现有的120指挥调度席位、人员不能应对激增的工作量怎么办?”从今年年初开始,绵阳市120指挥中心领导班子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反复研讨,该中心先后出台了《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调度应急预案》《新冠肺炎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处置方案》等方案,对各级指挥、调度、咨询、系统管理人员组成、职责进行了部署,重点对指挥调度应急准备包括调度系统扩容、指挥调度后备力量储备、人员培训等进行了安排。


 同时,中心不断完善《新冠肺炎指挥调度处置方案》,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相关业务培训,组织全员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并针对疫情应急状态下的指挥调度工作开展多次桌面推演,大力提升了中心指挥调度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统筹协调
保障重点人群院前急救需求


 9月30日,绵阳市部分区域进入临时管控后,绵阳市120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放预留指挥调度席位,从日常的4个增加至9个。同时,紧急安装10部1P电话分流,进一步提高指挥调度处置能力,更好地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调度力量不断强化。调整指挥调度人员排班,每班人员由6名增加至11名,中心26名指挥调度员全员在岗,24小时轮值。同时,对新招募的公共卫生服务岗人员加快培训,做好后备力量补充。


 呼救电话科学处置。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救治要求,绵阳市120指挥中心积极统筹全市救护车辆,落实普通急救和重点人群急救的差异化医疗急救措施:对常见病咨询和普通急救患者呼救,沟通协调呼救者寻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疗点、巡回医疗队的帮助;对急危重症患者和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调派救护车进行优先保障,满足区域内不同人群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


 宣传引导合理分流。疫情之初,绵阳市120指挥中心接听的呼救电话中非急救电话在日常基础上增加了近4倍,极大地占用了有限的急救资源。为了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中心调度员一方面向电话求助者耐心解释疫情防控之下分类救治政策和不同人群的院前急救流程,另一方面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及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信息,呼吁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合理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可能地保持“120”生命线的畅通,把宝贵的急救资源留给最需要的急危重症患者。


 据指挥调度科统计,9月30日6时至10月4日12点,通过120专线调派救护车1044次,成功转运和救治急危重症1056人次,有效地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绵阳市民的医疗急救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