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10(2022年09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德阳市人民医院
以患者为中心 构筑第五代医院发展内核
本报综合

近年来,在德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关心支持下,德阳市人民医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政策,致力于五代医院建设,全院干部职工心向“德医梦”,基础设施设备、人才队伍、医疗服务能力、学科建设等方面实力稳步提升。


以患者为中心
建设国内真正的第五代医院


2015年,院长麦刚从法国引入第五代医院的理念以来,建设国内真正的第五代医院,成为德阳市人民医院职工共同的“德医梦”。如今,占地296亩,建设规模42万平方米,总床位数1800张,总投资33亿元的第五代医院已完成一期项目,二期项目实现结构封顶,三期建设规划已出炉。


第五代医院在建筑布局上一改向“天上”发展的模式,让医院“躺下来”,降低建筑高度,优化医疗流程,极大缩短就医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分散式出口和立体交通接驳系统,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实行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提高人员、物品以及车辆的流动效率。


按照市委的要求,第五代医院要打造为德阳的名片和地标。不光是医疗建筑,这里更要打造为集医疗生活街区、交通体系、多元业态、公共艺术为一体的城市医疗综合体,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生活需求。


这样一所职工向往、群众期待的医疗综合体,有了高规格的建筑,更需要强劲的内核来驱动和运营。建设与第五代医院匹配的发展内核,伴随着建筑群“破土而出”的,还有全院干部职工的雄心和行动。


提升政治站位
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


多年来,德阳市人民医院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近10年先后选派456名同志赴金阳县、阿坝县、若尔盖县和中江县开展医疗帮扶和驻村帮扶。投入资金近965万元,协调资金915万元,帮助百余人实现就业,专业技术培训177人次;组织帮扶地医务人员提升学习交流2500余次,义诊7200人次;建成“德阳市人民医院·阿坝县人民医院骨关节病诊治中心”等医疗帮扶项目7个;开办农民夜校培训4500人次,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办起了养牛合作社、牛羊暖棚、木耳种植基地等。


医院承担全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救治的责任。2020年以来,集中收治全市确诊病例48例、无症状感染者48例。同时,积极参与市外驰援,第一时间主动请缨逆行武汉,选派医务人员支援成都、内江、云南、河南、吉林等地核酸检测。派出一支30人的队伍赴长春支援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坚守28天。


加强学科建设
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蓄积能量


医院坚持以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双管齐下的模式培育人才队伍。高级职称人员从2015年的234人增至39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5名,省名中医1名,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名,省临床技能名师2名,省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卫健委和省中管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6名。


运用德阳市领军人才计划的平台效应,拓宽引进渠道,发挥医院现有学科优势,以项目为载体,达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项目、促进一个学科发展”的目的。医院现有2个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省重点学科,14个省重点专科、19个德阳市重点专科、3个德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德阳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全面深化医改
多措并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1年,医院门急诊人次204万,出院病人8.11万,手术台次4.44万台,平均住院日7.8天。与市内外多所医疗机构建立形式多样的协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学术技术影响力。目前,医院已签约城市医疗集团单位22家,紧密型医联体2家及儿科、产科等专科联盟14个。牵头德阳市6家医院进入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卒中地图;区域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中位DNT时间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除罗江区外各县(市)主要医院均建立了国家卫健委授牌的防治卒中中心或高级卒中中心,均开展了急性脑梗死的机械取栓治疗,卒中中心普及率、取栓技术普及率位居全省前列。胸痛中心不断与联盟医院加强协作和沟通,优化救治流程,急诊PCI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直达导管室进行手术的比例大幅提升,尽最大努力缩短患者的总缺血时间。


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MDT工作,组建多个固定MDT协作团队,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提前开展学科融合工作,以适应未来五代医院的大科室管理模式。加快支撑学科建设,建设涵盖全分子生物学领域精准技术的精准医学中心;依托华西医院技术资源,开展“互联网+全数字病理科”研究项目;引入检验自动化流水线,实现检验检测的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


多措并举,强化药事管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全力推进临床药物试验机构(GCP)建设,2018年7月正式通过国家资格认证,进一步强化医院临床科研能力,为全市打造千亿级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平台。
挂牌德阳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并成为全市第一家实现处方流转共享的医疗机构,实现医院处方与社会药房共享,不仅减少了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院就诊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医院门诊压力、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覆盖。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完成80个系统的集成,3台服务总线引擎服务器最高每天处理1000多万的巨量消息,实现了对临床业务工作的全覆盖。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抢抓机遇推进中医药提档升级。成立院内民族中医药平台,作为院级项目推进中西医科间合作。并加强中医传承工作,彭暾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扎实推进医院“DRGs项目管理”和“基于临床路径的科学控费”项目,制定DRG/DIP医院解决方案,促进合理规范医疗。


强化医疗质量安全
不断实现患者满意度提升


优化日间手术管理,启动临床路径优化工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医保专项行动等要求,结合医疗三监管工作,严格把关临床诊疗的合理性。


建设大急救平台,实现“一站式”急救。将“Mayday”信号运用于极危重症救治流程,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有效提升了救治水平,获得政府、社会一致好评。


优化“预约+缴费+检查”流程,构建“一站式”检查智能预约平台,“一站式”预入院中心,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建设智慧化药房,推行门诊中药房智慧药房颗粒剂自动化配方及传统中药煎煮工作以及门诊西药房智慧药房的投入使用,解放了后台药师,让药师更多地服务于患者。


截至目前,德阳市人民医院连续5年荣膺全国“改革医疗服务示范单位”称号,连续10年入榜“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医院”,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18年1月荣膺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在国家卫健委2019年、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中,蝉联A+等级,稳居全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