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2年09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项目
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卫生院 陈维刚

血常规检查已经成了临床医疗领域最常见、最基本的常规检查之一,可作为临床上多种病症的诊断基础。血常规是根据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分布来判定是否存在疾病,随着检验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的血常规检验都是用机器进行的。血常规主要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分类计数(WBC)、血小板(PLT)等,可分为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3大系统。


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BC)是指所抽取血液样本中每一单位体积的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数量。在一般条件下,红细胞的产生与破坏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此,其数量和质量都是比较稳定的。任何一种红细胞出现产生和破坏比值异常,都会使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引发疾病。其正常的参考范围为新生儿(6.0-7.0)×1012/L;儿童(4.2-5.2)×1012/L;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是一种能让红细胞呈红色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作用是向器官或组织携带和运送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红细胞在肺部吸收氧气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脑、肝、肾、皮肤等身体器官,为机体供氧。当氧气被排出后,血红蛋白会变成暗红色,然后通过静脉血管回到心脏,进入肺部,与氧气混合,输送到全身。其正常的参考范围为新生儿170g/L~200g/L;成年男性120g/L~160g/L;成年女性110g/L~150g/L。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所抽取血液样本中每一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是外周血液中最常见的白细胞。其正常参考范围约为新生儿(15.0-20.0)×109/L;儿童(5.0-12.0)×109/L;成年人(4.0-10.0)×109/L。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PLT)是一种由巨核细胞胞浆分裂而形成的小块细胞质,常成群分布在红细胞之间。尽管在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最少,只占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是它所产生的血小板对人体的血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血小板计数的概念是对所抽取血液样本中每一单位体积内的血小板进行计数,其正常值约为125×109/L~320×109/L。


血常规各项检查项目的价值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贫血症状,还可以通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来进行具体诊断,如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多可能出于冲动、兴奋等精神性因素或由于气压低、缺氧刺激造成的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若含量过高,说明是真性红细胞增多或骨髓增生类疾病;其含量减少多见于妊娠或婴幼儿时期,即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白细胞。白细胞计数值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白细胞系统的病变,其计数偏高或偏低,都可能说明出现感染。白细胞升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偏高的情况下,常与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阑尾炎、大叶性肺炎等化脓性感染有关;其计数增多,可能见于急性出血、白血病、组织损伤等;其计数减少,常见于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或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等,过于低下是指白细胞造血受到抑制。


血小板。具有凝血、止血、修复受损血管的作用,此外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内皮修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它的止血效果主要是由于它能释放血管收缩物质,血小板聚集成块,堵塞血管,并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形成减少或血小板破坏。血小板偏高是导致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血小板的异常是由于凝血功能的紊乱所致。血小板不正常的情况下,一旦血管受损,就很难控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