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08(2022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开江县卫生健康局——
“医合体”盘活资源 服务水平提升
本报综合

近年来,开江县卫生健康局抢抓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历史机遇,以“四调”为统领,以组建5个医合体为突破口,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服务职能,强化基础建设,盘活现有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实现病有良医。


布局调优,构建“四级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开江县已初步构建形成以县中两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辅、乡镇卫生院为中坚、村卫生室兜网底的4级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同时规划打造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新增社区服务中心1所,组建达标村卫生室125个(比之前减少69个)。


服务调好,着力“四个提升”。一是就医环境提升,新建开江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区,新建1个医合体牵头医院,改扩建4个医合体牵头医院。二是诊疗能力提升,全面整合“医合体”单位医疗设备;将原各乡镇卫生院分散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到医合体工作,形成1+1>2的救治合力。三是人才素质提升,通过公开招考、招聘和引进人才,改变了人才队伍结构;加大培训力度和名医培养力度,人才队伍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全县已有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116人。四是智能水平提升。重点打造“健康开江”微信公众号,实现在线挂号、就诊、缴费、查询等服务功能。在“医合体内”统筹构建区域影像中心、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全力构建川渝知名三甲医院远程会诊平台。


机制调新,强化“四个保障”。一是强化编制保障。建立编制池,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编制“县招乡用”,将“医院人”变成“系统人”,新增37个公卫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优质人力资源到医合体工作。二是强化人才保障。组建“优质医疗+公共卫生”两大服务团队。将医合体内临床骨干集中到总院,着力提升总院诊疗水平;将公共卫生人才集中到分院,专职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强化财政保障。由县财政统一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新配备DR、彩超等医疗设备。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四是强化医药保障。医合体内实行“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总额预算模式。平稳推进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统一医合体内用药目录,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更新。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管理,免费接入医保报销系统。


队伍调活,落实“四个统一”。即“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以县级医疗机构为招聘单位,实行“县招乡用、岗编分离”,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干得好”。医合体内实行一套班子运行,“一支笔”审签,各分院设院长1名,负责分院日常管理,确保平稳过渡。定期从医合体总院安排各临床科室医生巡回坐诊,方便群众就医。医合体内建立统一考核制度,奖励性绩效考核重点向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以来,开江县卫健局一是以三合三新”着力破解基层医疗机构弱散小问题。“合”出新队伍,将原有基层医疗机构20家整合为12家,村卫生室194家整合为123家;“合”出新活力,各医疗机构专技人员有效整合,促进了管理方式优化升级,各医合体单位焕发出新活力;“合”出新形象,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极大提升,重塑了新形象。二是以“三带三心”着力破解人才队伍留不住问题。强带弱稳人心,注重和谐稳定,业务能力强的乡镇卫生院带动发展较弱的乡镇卫生院发展,极大程度增强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稳定性;老带新留人心,注重传承创新,老同志传帮带,新同志积极学,努力让更多专技人员扎根基层;盈带亏暖人心,医合体内不论盈或亏,一律实行同工同酬,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机制让职工充满工作激情。三是“四增四减”着力破解群众满意度不高问题。通过两项改革,开江县基层医疗机构初步实现了专技人员增加7%,后勤人员减少25%;总就诊人次增加19%,外流病人减少6%;医疗总收入增加9%,人均门诊医疗费用减少12%,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减少5.3%;群众满意度增加23%,病患投诉减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