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2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好每个岗位 把牢每道关口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抗疫纪实
本报记者 侯文瑾

 8月25日以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发扬二医院人“仁爱济民,勤慎服务”的精神,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救治患者和抗击疫情“两手抓”,为这场疫情保卫战,注入了让群众放心的 “仁济力量”。


收治无核酸检测报告的3月龄宝宝


 9月3日21:48,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庆云院区儿科对外公布的疫情救治电话响起了急促的铃声。电话里,一位家住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宝妈十分着急,她说:“宝宝3月龄,全身起了皮疹,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很低,只有9×109/L,但宝宝无核酸检测报告……”宝宝无核酸检测报告且病情危重,急诊当班医生黄素秋了解情况后,立即报告儿科主任刘丽。


 根据多年从医经验,刘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立即表示“收治”,简简单单2个字,是来自医院早已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和具备绿色通道诊治危重患者能力的底气。


 在医院特设的无核酸病人缓冲区,医生紧急评估患儿病情及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按照应急处置流程开展各项诊疗工作。


 经过病因排查,由儿科医生黄素秋、王思弦,护士蒋婷组成的救治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系列紧急救治。9月4日凌晨3点,患儿病情已经平稳,转入儿科住院部。9月5日09:49,患儿的血小板升至65×109/L,脱离危险。


到高风险区去,“实实在在作贡献”


 9月1日17:00,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正式组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长峰医疗队”。医疗队队员接到命令后,全面接管位于锦江区的长峰医院,为高风险区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长峰医院医疗队分为4组,医疗队所有队员执行闭环管理。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使命与愿景就是‘仁爱济民,勤慎服务’,助力百姓美好生活,投身抗疫、服务群众、保障民生是我们仁济人的职责所在。队员们既然来到封控区,就会不畏风险,实实在在地为成都抗疫作贡献。”医疗队队长李杨说。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9月3日,长峰医疗队的医疗工作开展已经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本部完全同质化,为封控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保护好医务人员,就是保护好患者”


 9月4日早6点,将从其他医疗机构转来的64名住院患者和39名陪护人员妥善安排后,忙碌了一夜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副科长江国帼还没来得及闭眼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8·25”本土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立即取消一切休假,全员上阵,平时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的院感人,为医务人员撑起了抗疫的安全保护伞。“即使不是院感问题,很多临床科室也会给我们来电话。”江国帼笑道,“也许这就是信任吧。”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医院组织应急队、突击队加入疫情防控一线,院感人的责任尤为艰巨,通过线上、线下对全院开展职业防护、穿脱隔离衣及防护服的培训;严格监督核酸采样点、发热门诊等重点区域,在抗疫前线进行现场指导、管控,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好医务人员,就是保护好患者!”江国帼说道。


“把握患者生命救治的黄金时间”


 9月4日凌晨4点,一个急促的电话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您好,急诊科这里有个病人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但是病员无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5分钟后心内科医生到达了急诊科,对患者进行评估后,按流程立即启动导管室,由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郑庆昆、住院总洪必莹、二线护士饶璐组成的胸痛团队,在三级防护下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按流程收入感染疾病科病房。


 自“8·25”成都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绿色通道已救治7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些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剑雄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要保障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胸痛绿色通道的畅通,把握住患者生命救治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