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2年09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战“疫”路上 打通慢病管理“最后一公里”
文/王涛 冷莹 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我的老父亲80多岁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药明天就吃完了,我也60岁了,有不少慢病,现在急症重症还能很快出去就诊,但像我们这样的慢病患者,想开点药该咋个办哦?”家住成都高新区某小区的陈阿姨,焦急万分地给家庭医生——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刘晓红打来电话。


 “这肯定不是个例,还有很多类似情况等着我们来解决!”


 为缓解全员核酸检测期间,辖区内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困扰,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靠前,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疫情防控深度结合,成立专项小组、建立专项机制,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的路上,努力向患者多迈步、迈大步,打通战“疫”路上慢病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新社交、新方式
给效率做乘法


 “不浪费时间,越早启动,就会越早帮助更多人。”很快,在收到辖区签约服务对象反映的困难之后,该中心十万火急成立了由办公室、药房、全科医护人员等组成的“暖心抗疫 送药上门”工作小组,并立即投入工作中。


 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微信群等向群众发布“南新爱心送药服务需求登记表”摸排需求,高效快速掌握了群众健康管理需求。截至9月10日15时,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微信群消息覆盖超3万人,添加用户微信群33个,覆盖周边群众7000余人。


 建立起动态更新名单,线上问诊、看诊、复诊,快速响应工作模式。第一批登记的多为该中心的老患者,且签约了家庭医生。为提高响应时间和处理效率,专项小组每天定时进行当日需求汇总、分类整理,并及时将名单交由全科医生们,在防疫工作间隙,通过线上问诊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咨询和看诊,然后出具处方,交由药房进行审方、备药,最后由“送药上门”小分队完成送药。另外,该中心对办理了特殊门诊的患者,还贴心提供了上门取卡(社保卡)、刷卡取药,再将社保卡和药品送回到患者家中的“特殊”服务。


 “考虑到患者们的焦虑心情,我们不停加快速度,整个过程大概只需要30~60分钟就能完成,如果是特殊门诊患者,就需要跑两趟。如在工作日15点前提出需求,那最晚次日就能把药送到患者手中。”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项小组的负责人说。截至9月10日15时,该中心通过线上问诊、看诊方式,完成31名患者复诊,同时,药品均已送到患者手中。


走进去,敲开门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医生


 “老年人或者一些慢病患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看到我们发布的征集需求消息怎么办?”工作之余,小组成员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此,该中心抽调全科医生、办公室人员组成“上门小组”,在服务半径内,联动社区、物业等,以小区为单位开启了依次上门家访的工作。他们逐户敲门、说明来意,摸排需求、依次登记。“虽然出去半天只能上门家访一栋楼、几个患者,但能在这个时候为他们送去特殊的关怀与温暖,舒缓他们的焦虑和不适,我感到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前段时间一直在三甲医院进修,9月1日刚刚返回岗位的全科医生罗雅玲这样说。截至9月10日15时,该中心“上门小组”已上门拜访独居老人、慢病患者共计7个小区近300户,为30余名慢病患者提供了上门面对面看诊送药服务。


 本轮本土疫情中,该中心的医护人员虽已身兼核酸采样点位卫生点长、隔离场所和风险区医疗保障等多项任务,但是在面对群众的健康管理需求时,从不拒绝或抱怨。当群众提出需求时,中心办公室积极行动起来,分别前往辖区内的19个小区,与社区、物业等单位进行沟通,最终将全科医生团队快速融入了小区居民微信群,部分小区还专门成立了医疗咨询群,由全科医生团队在线上接受群众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疗需求等各方面的咨询。


 “如果你有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这是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项小组近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战“疫”路上,家庭医生不辞辛劳,践行初心,线上线下全程守护群众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