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2年09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内科——
病房里多了一群“搭把手”的人
本报记者 侯文瑾

 “麻烦给我个杯子,给娃儿吃药用。”“好的,我给您拿。”“我想去水房接点热水,可娃还在这睡着。”“好的,我帮您去接。”……疫情之下,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内科病区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一位位“粉红色马甲”的坚守,让这里的小患儿和陪护家属感到无比暖心。


 “粉红色马甲”解决棘手问题


 “哇,哇,哇……”刚收拾好准备离开护士站的志愿者被一阵急促的啼哭声叫住了脚步。“我该怎么办才好?宝宝一直在哭,我抱着哄她怎么也没有用啊。”临近傍晚,前来护士站求助的新手妈妈乐乐(化名)感到慌张,见到这个情形,志愿者专业又娴熟地一边帮乐乐哄孩子,一边从马甲口袋里掏出卡通贴纸,拿到孩子面前试图引起她的注意。不一会儿,孩子就渐渐地在妈妈怀里睡了过去,志愿者将母女俩送回病房才离开。


 一整天下来,两个班次的志愿者解决了不少类似的问题。平时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时候,总有人帮着分担压力,疫情之下,当独自带娃超过24小时的时候,这些患儿家属恨不得让自己拥有三头六臂。但在这里,患儿家属从初入院的焦虑到自如带娃的适应期很短,只要按响呼叫铃,身穿“粉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就能帮他们解决棘手问题。


“下了班”的医护人员组建志愿服务队


 与往日相比,儿童呼吸内科病区的住院患儿明显少了许多。9月1日,18:00起成都市民原则居家的通知一经发出,医护人员便知道这次疫情防控形势非同小可。与之前几次不同,多条传播链同时存在,风险不明确,面对复杂的形势,院感防控的弦绷得更紧了,对于所有住院患者(患儿),医院严格执行一患一陪护制度,这对陪护患儿的家长和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大人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要冲奶粉;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减少接触,食堂的餐食只送到病区门口,需要前去领取……“住进呼吸内科病房的患儿有的刚刚满月,当看到手足无措的新手妈妈、不够细心的爸爸,还有茫然的爷爷奶奶有需要,志愿者们就会上去帮忙。”据该科副护士长黄园园介绍。为了解决带孩子人手不够的痛点,科室党支部、团支部中“下了班”的医护人员组建起了一支志愿服务队。


“搭把手”让患儿家属放下焦虑


 “在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关键时刻,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儿童呼吸科主任、护士长率先号召,儿童呼吸内科党支部、团支部积极响应,为住院患儿及陪护提供有爱、有温度的志愿者服务……”呼吸科的工作群里一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一经发出,短短几分钟内就收到36位医护人员的报名回复,志愿者可自主在8:30~16:00和16:00~19:00两个班次中作选择,在下班后的时间里做志愿服务。很快,未来几天的志愿者服务排班表被报名的志愿者填满,之后会根据疫情管控政策作动态调整。


 “家长们大家好,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我们现在施行一患一护制度,如果是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也可以随时按铃。志愿者们都在护士站,可以过来给你们‘搭把手’。特殊时期,共克时艰,我们一起努力。”每到交班时间,志愿者都会到新入院患儿的病房里走一圈,主动介绍这项志愿活动,小到端水、取餐,细到抱一会儿孩子当临时妈妈,志愿者已经事先想到多种需要他们的场景。听到这些介绍,患儿家属脸上的紧张和焦虑逐渐散开。“我平时就很喜欢小朋友,能陪着他们一天天好起来,我也感到开心。”志愿者队伍里还有不少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护人员,带着对职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参与志愿服务的他们像是病区里的气氛组,让陪伴患儿的家属放下焦虑,让患儿保持快乐的好心情,在病房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了一份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