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10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筑牢心肌病患者健康防线
华西医院牵头成立心肌病联盟
□本报记者 冯若冰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心舒华夏—心肌病卓越诊疗全国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心舒华夏示范项目”),并牵头成立华西心肌病联盟。

       直面挑战

       打造全周期“诊疗样板”

     “心肌病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类具有致死风险的疾病,隐匿性强,许多患者往往等到出现严重临床表现才被动就医。加之医疗资源分散等问题,患者常陷入‘漏诊误诊率高、转诊衔接困难、治疗不及时’的困境,最终错失最佳干预时机。”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玉成教授表示,面对这类疾病“隐匿性强、疾病负担重、患者奔波多,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的多重挑战,华西医院正全力打造规范化诊疗样板。

       作为“心舒华夏示范项目”全国示范单位和联盟牵头单位,华西医院的目标不仅是提升自身诊疗能力,更在于将“筛查-诊断-治疗-管理”的标准流程下沉到联盟区域的基层单位,构建起覆盖全区域、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为了破解心肌病患者的就诊痛点,华西医院已整合多科室资源,推出多项务实举措。一方面,常态化运行肥厚型心肌病多学科门诊,计划推出诊疗服务包,为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与个性化随访,形成“诊断到管理”的闭环;另一方面,将科普手册、用药指南等教育材料融入诊疗全流程,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张庆透露,医院还将通过组织区域交流培训、开展疾病筛查等活动,促进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联盟发力

       织密“双向转诊+基层赋能”网络

       据了解,为提升区域内心肌病患者转诊效率、强化基层学术交流能力,华西医院联合近100家区域医疗机构组建华西心肌病联盟。该联盟的核心是建立“精准高效的双向转诊”机制——不同于普通的院际转诊,联盟依托“专病联盟”实现医生间点对点协作,并设立专门协调员,让转诊路径更清晰高效。

       具体而言,基层医院负责患者初筛及稳定期管理随访;疑难重症患者可通过联盟绿色通道,快速转诊至华西医院等区域医疗中心,借助超声诊断、心脏磁共振、基因检测等先进技术获得精准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后,在诊断明确、方案确定后,患者再转回当地医院治疗,减轻患者的经济与时间负担,最终形成长期随访管理闭环。此外,华西医院还开通互联网专家团队门诊,结合线下多学科门诊,进一步畅通诊疗渠道。

       在基层医生培养方面,联盟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策略,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到基层巡讲和到华西医院参加实操工作坊等活动,重点提升基层医生对心肌病的识别能力和规范诊疗水平;同时,帮助联盟医院建立自己的心肌病诊疗团队,形成“华西赋能、基层落地”的常态化协作模式。

       陈玉成展望,下一步联盟将形成标准化、可推广的诊疗服务体系,打造西南地区领先、全国知名的心肌病诊疗标杆,让高品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