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5年10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双流对口支援结硕果
巴塘县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扩科
□本报记者 顾钧竹

       10月22日,巴塘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扩科揭牌仪式举行。此次扩科是成都市双流区对口支援工作在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为当地肾病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对提升区域医疗水平、保障群众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双流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为本次扩科项目提供了500万元的专项援助资金。在资金的有力保障下,血液透析中心实现了规模与服务的双重提升。透析床位从原有的6张增加至20张,预计年均治疗能力跃升至6000余例次。这一改变,使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巴塘县及周边地区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为区域医疗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改善了当地肾病诊疗的资源紧张局面。    对于巴塘县的肾病患者而言,此次扩科切实解决了他们“看病远、看病贵”的难题。以往,患者需前往800公里外的城市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不仅路途遥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扩科后,患者可在本地接受治疗,每年为每个患者家庭节省3万~5万元的费用。

       目前,在巴塘支援的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护团队专业覆盖面广、实力雄厚,涵盖普外科、急诊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中医骨科、血液透析等多个专业。这样一支多学科协作的团队,为巴塘县人民医院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其中,作为巴塘县人民医院帮扶院长的刘娇艳,在血液透析领域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她长期在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从事血透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血透管理经验。在她的带领下,血透中心组建了一支7人的专业团队。后续,她将继续以“长效帮扶、精准赋能”为原则,持续做好巴塘县人民医院血透室的管理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指导。

       此次血液透析中心扩科,是双流区与巴塘县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口支援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体现。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健康巴塘”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