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20(2022年08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安区人民医院——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本报综合

广安区人民医院是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是广安区唯一一所县级公立医院,也是区域内医共体牵头医院。


医院硬件建设、软件实力全面提升


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积极适应医疗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2014年10月,医院从浓洄学街整体搬迁至民康街1号,新院总投资近亿元,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开放床位700张,可年诊治门诊患者30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3万余人次。成立广安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改善了全区残疾人康复医疗、功能训练条件;成立广安区“120”急救分中心,实现了“规范、快速、高效、安全”的院前急救目标;建设规范化体检部,开展一站式体检服务;手术室、检验科、重症监护室以及消毒供应室等均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医院二期工程——门诊外科综合楼投资1.86亿元、建设规模46400平方米,已于2020年5月全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广安区唯一一家公立精神卫生中心——广安区人民医院精神卫生康复病区已于2021年3月试运营;正在施工建设的感染病区占地5.3亩,建设规模6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医院三期工程项目计划投资4.05亿元,拟建内科住院楼、国医楼、科研教学楼、后勤保障楼共计66000平方米……


积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如今,医院康复科已建成省级重点专科,骨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儿科已建成市级重点专科,目前在建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以学科建设引领推动医院全面发展,西医技术突飞猛进。近年来,医院新开展了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技术、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经腹腔镜肾癌根治(肾盂癌、膀胱癌)术、大脑凸面脑肿瘤手术、肺癌根治术等数十项新技术。已常规开展的乳腺旋切、腹腔镜泌尿系肿瘤根治性切除等已达到区域内先进水平。


综合医院是由中医医院转型而来,因此,广安区人民医院在转型发展后仍然保留着中医馆。常年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将艾灸、拔罐、刮痧、耳穴、特色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医疗技术广泛融入临床各种疾病的医疗服务中,充分发挥中西医互补的优势。


积极探索医联体、医共体管理模式


自2017年开展医联体建设以来,医院已探索出相对成熟的医联体建设经验,2020年正式实现由医联体到医共体的转变,从此统筹全区16家建制卫生院共同发展,边行边试边完善,为全区的医共体建设积累了经验,如科-科对接帮扶、医疗业务质量同质化管理、人员柔性流动、完善绩效管理杠杆等,为增强医共体发展活力,推进区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创立四川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广安区分中心,成为四川省人民医院技术指导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主动接受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整体提升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构建有序就医格局,确保群众少花钱、看好病,实实在在享受到新医改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医院即将成立医共体六大业务中心,分别为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临床病理中心、区域心电图中心、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六大中心”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广安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条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形成“医疗资源共享、信息有序互通”的医疗体系。


如今,广安区人民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功能完善,能开展三级医院所开展的医疗业务项目;医院本部在岗职工86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49人,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人,硕士研究生18人,大学本科401人。近年来,医院年业务收入近 3.55亿元,年住院病人近38000人次,年门诊病人近410000人次,不断实现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医院先后获得“四川省优质服务诚信示范单位”“广安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集体”“四川芦山地震救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广安市卫生应急工作先进单位”“广安扶贫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广安区窗口行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数十项荣誉,连续多年被市区主管局评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