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又来监测血压啦?”近日,在四川天府新区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杨佳英的诊室外,一位高血压患者正静静等候着。听见杨佳英的呼唤,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着光,一场专属于她的“心灵旅行”即将开始。
做患者的“心灵朋友”
患者王女士今年36岁,2014年她被确诊为高血压。自此,她便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健康管理体系中。截至2025年8月,王女士在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有287次随访记录。这个数字背后,是11年如一日的坚持,从未间断。而杨佳英早已成为王女士信赖的“心灵朋友”。
2014年起,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定期通知王女士前来随访。起初,得知女儿需长期服药并定期复查,王女士的父亲内心十分抗拒。由于王女士存在沟通障碍,无法独自完成就医流程,在杨佳英一次次耐心、亲切的解释下,父亲渐渐放下顾虑,开始陪同她前来监测血压、开药。随访中,家庭医生们热情接待王女士和父亲,细心询问近况。那份最初的抗拒,逐渐被踏实和放心取代。后来,王女士能够独自前来随访,这一坚持就是11年。
“每次来医院,她总会从包里小心翼翼拿出那本皱巴巴的登记本,安静地站在诊室门口等我叫她的名字,她似乎总是期待能有多一点时间,说一说心里话。”杨佳英说,“我会认真听她讲述最近身边发生的事,虽然大多听不太懂,但我从不打断,我会努力记住她随口提过的小事。”登记本上的血压值,杨佳英每次都会写得特别大,方便她和家人随时查看。
十一载寒暑更迭,杨佳英不仅精准地为王女士调整用药,更将她那些零碎的、不成章的心事轻轻接住,妥善安放。
为患者搭建“心灵驿站”
2024年10月,杨佳英发现王女士血压大幅波动,多次与家属沟通提醒风险,建议关注生活及服药情况、调整用药,但未引起重视。反复沟通中,杨佳英察觉异常,细心询问得知,王女士因家庭变故、经济困难影响治疗。杨佳英主动联系上级医院,通过绿色通道协助王女士转至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办理门诊特殊疾病认定,并为她详细讲解报销流程与比例。2024年12月,王女士成功办理了门诊特殊疾病认定,用药调整半个月后血压得到控制,后续随访结果稳定。
也许王女士本人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点滴帮助背后的意义,但她一定能感受到那一份真诚的关心与温暖。于她而言,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已是一处温暖可依的“心灵驿站”。
在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像杨佳英这样的家庭医生还有很多。他们虽未掌握高精尖的医疗技术,也未留下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日复一日地细致、坚守与温情,编织起一张坚实而绵密的健康防护网,真正践行着“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黄思怡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