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18(2022年08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砥砺前行结硕果 启航奋进新征程
本报综合

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区卫健局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带领全体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疾控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确保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强化政治引领
思想建设立心立魂


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广安区疾控中心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组织学习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20余次。


政治引领不断提质。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和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推动教育活动走深走实。职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诗歌朗诵大赛广安分赛区决赛中荣获优秀奖,“不忘初心跟党走,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荣获全省疾控系统微党课比赛一等奖,“不忘初心强党性,牢记使命勇担当”荣获全省疾控系统演讲比赛三等奖,“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荣获全区微党课比赛一等奖。


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平台作用,开展信息写作培训,统筹自有和主流媒体讲好疾控故事。5年来,在各级主流媒体发表稿件100多篇, 创建“广安区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370余篇。加强对榜样人物的宣传,发出疾控好声音。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组织团队挖掘疾控战“疫”者的典型故事,撰写先进事迹材料,将疾控战士默默奉献的精神广为宣传,进一步激励职工在防控工作一线担当作为。完成疾控抗疫典型事例和新闻稿件38篇,被省、市、区媒体采用53篇。


坚持固本提能
组织建设全面过硬


作风建设扎实有力。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和民主评议、议事决策和分工负责制等制度。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扎实推进“人民阅卷·广安行动”,认真开展“1+N”和“N+1”包联工作。


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共带编考聘9名,临聘5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检验专业毕业大学生充实到专业队伍中。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对新入职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前技能培训,同时邀请省、市专家到中心授课,积极派遣业务骨干到省、市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鼓励职工写论文、做科研、晋职称,多名职工在各项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多项课题荣获市、区科技成果奖,9名职工晋升高级职称,8名职工晋升中级职称,11名职工取得执业资格。


组织活力充分激发。围绕“强组织、增活力、有作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评价规章制度。开展“庸懒散浮拖”现象整治,鼓励创先争优,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对先进科室、优秀职工、优秀论文作者、科研成果获得者、上级表彰获得者、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根据职工所在岗位的工作量和风险程度来核定岗位系数,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现象。


担当职责使命
立足岗位彰显作为


政府重视程度和社会认知度大大提升。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疾控工作,市上相关领导和区上“四大家”主要领导均先后带队到中心开展了疾控能力建设调研,对疾控中心存在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纳入政府工作议程。二是涉及能力建设的项目逐渐向疾控倾斜,5年来成功争取到了中央资金600万元改造项目、117万元商务部扶贫项目、150万元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和CD4检测设备项目、20万元结核分子筛查项目、51万元冷链能力建设项目等。区政府也支持300余万元用于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艾滋和结核实验室建设,并添置了一台7座卫生应急车。中心办公环境和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政府对引进疾控专业人才越来越重视,目前中心是满编运行,5年来共带编招聘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生9人,疾控后备生力军不断得到补充。四是国家主流媒体对疾控的宣传加强,社会各界和群众对疾控的了解认知普遍提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理解疾控、感恩疾控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疾控规范管理和业务发展持续向好。一是传染病报告网络更加健全,全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全区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平稳,基本在350/10万左右波动,无甲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二是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持续深化,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指导不断加强,无麻风、霍乱、乙脑、钩体病例发生,“四害”密度控制在卫生城市规定标准内。三是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区政府对艾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参加艾滋病防治活动,“三线一网底”运行机制不断深化和完善,乡镇(街道)、部门配合不断加强,业务指标显著提升。四是免疫规划管理逐渐加强,巩固省级免规示范区。全区36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规范化接种门诊要求。辖区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100%;较好地完成了AFP监测、麻疹监测、AEFI监测指标任务;儿童预防接种率总体维持在99%以上。同时争取到冷链能力建设项目,采购了1台疫苗冷链车和1台疫苗运输车,升级改造了2个疫苗冷库,疫苗冷链运转能力大幅提升。五是慢性病地方病防治成效明显,巩固省级慢病示范区和省级口腔卫生综合示范区建设,每年开展常态化巩固工作,不断加强慢病监测和慢病管理,较好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持续维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通过消除疟疾验收,开展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调查并圆满完成任务,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被纳入国家监测点。每年都争取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既让儿童受益,又锻炼了队伍,更促进了慢病防治工作的纵深发展。六是卫生监测工作得到强化,依托中财项目,持续开展生活饮用水监测、农村土壤环境监测、学校教学环境、中小学生近视及常见病监测、重点职业病及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调查与监测等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多次获得市上表彰。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2022年“5·09”邻水疫情发生后,在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局统一领导和安排下,中心第一时间全员动员,取消一切休假,上下一心、积极主动、科学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短时间内就控制住了疫情,未发生一起社区传播。


实验室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明显增强。依托相关项目和政府支持,重点加强了实验室硬件建设和检验人才引进,强化质控管理,规范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中心具备了艾滋病初筛、CD4检测、病载检测和确诊能力。盐碘和尿碘盲样考核、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一次性通过国家级考核;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评获得省级优秀;麻(风)疹实验室血清学检测质控考核获得市级优秀。多年来,实验室未发生一起检验责任事故或生物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因检验报告引发的投诉纠纷,中心“一锤定音”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