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人民医院巴中医院
整合学科资源 打造老年新型医疗模式

       近日,巴中市高龄患者杜女士的子女代表其母,向四川省人民医院巴中医院老年医学科赠送了一面题有“仁心仁术 恩重如山”的锦旗,感谢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这面锦旗也折射出医院整合院内多学科医疗资源,统筹患者手术与康复全过程的疗护管理能力,彰显了医患之间双向奔赴的深情。

       多病共存

       老年医学科找到手术窗口期

       83岁的杜女士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左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伴有突发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巴中医院骨科。经检查,确诊该患者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冠心病、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因手术风险高,杜女士当即被转入院内老年医学科进行治疗。

       面对患者高龄体弱、重症感染,以及多种基础性疾病共存的复杂情况,存在麻醉风险大、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等危险因素。老年医学科主任张伦基组织科内多专业组讨论,依托科内老年共病管理与围术期调控的专业优势,结合患者内在机能优化、围术期风险管控、个体化康复干预等方面的评估,为患者杜女士制定了从危重状态到手术耐受、手术实施到术后功能恢复的全流程疗护管理方案。

       据主管医生介绍,老年医学科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精细化容量管理、改善心功能、个体化抗凝、血糖血压调控,以及早期床旁康复等一系列综合干预,使患者感染迅速得到控制,心肺功能及内环境趋于稳定,全身状况显著改善,达到可耐受手术的状态,成功为患者找到了手术窗口期,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前置条件。

       统筹资源

       保障精准实施老年患者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比预计时间缩短了半小时。”这是手术医生术后第一时间与主管医生的通话记录。

       骨科手术团队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术前的周密组织和安排。老年医学科前期对患者进行的系统化干预,为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提供了基础保障;麻醉科实施精准麻醉管理,确保了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舒适;手术护士团队全程守护、密切配合,为高效完成手术奠定了坚实基础;骨科团队基于多学科协作提供的手术窗口期,精准、高效地实施了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PFNA内固定术。

       据老年医学科介绍,在患者术前进行一系列综合性干预治疗的同时,科室牵头组织院内骨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开展协作诊疗,针对术前评估、术中精准操作及风险防控、术后快速康复等环节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手术效率得到提升,患者术中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展望未来

       全人全程管理当好健康守门人

       患者杜女士术后返回老年医学科的次日,就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下,借助助行器下床站立并逐步缓慢行走,实现了从危重卧床到术后早期活动的关键转折。

       据介绍,像杜女士这样高龄衰弱、多病共存的患者,在老年医学科并不少见。一直以来,科室实行“全人全程”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单病种诊疗模式转变为组建综合性(MDT)医疗团队,汇聚了一批在老年医学领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和骨干医护人员,为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评估和整体干预方案;推行连续性服务体系,着力构建“门诊-住院-康复-社区/居家”无缝衔接的服务链;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老年友善理念,护理团队在老年慢性病精细化管理、预防与专科护理方面提供专业照护支持,打造科室适老化医疗环境,注重无障碍设计等细节,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氛围。

       随着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巴中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得到了新的发展动力。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疾病治疗资深专家肖友元教授常驻巴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将先进的医疗技术下沉到科室。老年医学科主任张伦基表示,他们将抢抓托管后带来的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机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将秉承“白求恩”精神,以精湛的医术、温暖的关怀、细致的服务,努力成为老年朋友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幸福老龄化”的美好愿景。  (李华弟 颜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