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2年08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动成都 感谢有你
——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专题宣传
文/范月秋 路璐 相关单位供图

 8月17日,成都市庆祝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暨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颁奖会在成都电视台1号演播厅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宣传表彰成都市卫健系统德艺双馨的典型人物,推进医德医风建设,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颁奖会上,入选第三届“成都榜样·大美医者”的16名卫健工作者受到了表彰。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领略医者的大美风采。

何雯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32年,“小医生”长成“大专家”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何雯,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妇产科医生”这个标签就一路伴随着她,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越干越喜欢。而这一干,就是32年,她也从“小医生”长成了“大专家”。


 一旦选择,初心不改,何雯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服务,赢得不少荣誉,先后获得全国“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四川省妇产科十大名医、成都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成都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个团队才能走得更远。2015年,何雯担任科室主任,作为领头羊,年轻人的成长一直是她的心头大事,“科室要发展,培养骨干才能走得远。”每周,她坚持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最新的学术理论探讨和交流让每一位医务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快速成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何雯第一时间勇挑重担,大胆开拓感染性疾病防控下母婴保健工作,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全面承担了成都市成华区的孕产妇救治,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孕产妇防疫救治流程,并在运用中持续改进。

张利兵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成都市小儿心胸外科的开拓者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业务副院长张利兵,作为一名儿外科医生,执业至今,做了上万例各种类型的小儿外科手术,是川内儿外科微创手术的先驱者,也是成都市小儿心胸外科的开拓者。


 2005年5月,张利兵成为医院心胸外科的技术带头人,从无到有建立了医院的心胸外科。2018年,他学成归来,带领一支技术过硬充满活力的小儿心胸外科、新生儿外科、外科重症监护团队,为各种复杂、疑难、危重的先心患儿带来生命的希望,卸去生命之痛,让区域内患儿足不出川就能获得优质的小儿外科医疗服务。


 作为儿外科医生,张利兵对于技术精益求精,面对高难度,复杂手术他更是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儿外科在全川率先开展儿童心脏畸形微创治疗与胸腔镜下双主动脉弓畸形的微创手术,胸腔镜动脉导管结扎术更位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开展近50例早产儿微创胸腔镜手术,无一例手术意外,为早产儿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1年医院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张利兵带领团队不断研究微创手术方案,率先开展儿童机器人微创手术,实现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技术全覆盖。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在早期95%以上都能得到明确的诊断。张利兵多次向上级部门提出加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初筛工作,通过多方努力,成都市从2021年开始全面对成都市出生的新生儿提供心脏筛查,也是这一年,先心病首次跌出成都儿童死亡原因前五位,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何宗岭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用“微笑”守护心灵

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重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心理健康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当人们一次次成功地走出心理危机,离不开的是那些“心灵卫士”。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中心党支部书记何宗岭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何宗岭多次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2016年的“4·20”芦山地震现场都有他活动的身影。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更是响应院党委的号召,第一时间全身心投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中。他多次进入成都市公卫中心、社区隔离点,为一线医务工作者、隔离人员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疫情初期,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开通24小时接听的“96008”热线。何宗岭正是参与“96008”开通及运营的主力队员。


 何宗岭医术精湛,随时随地面带着微笑,给遭受心灵痛苦的患者们带去信心和力量。患者们因此称呼他——微笑医生。在患者的眼中,何宗岭医生总会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说话总是温声细语,娓娓道来,让人感到温暖;他总是在认真倾听,他的尊重和陪伴让患者倍感信任……


 身为心理战线上的守护卫士,何宗岭始终坚信,没有心理健康的健康是不完整的,他说:“我一直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人们的心灵带去阳光和希望。”

张建辉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突破带动学科发展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49年建科以来,已发展成为市级公立医院中的一支劲旅。自2018年担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以来,张建辉在工作中始终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至此,科室业务量增加一倍以上,全省学科综合排名大幅提升,获得成都市重点学科建设立项,成为国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四川省眩晕联盟会员单位。


 因为颈椎游离齿状突问题造成的神经压迫,69岁的齐爷爷在过去十来年间逐渐从手无力发展到不全瘫。如果再不解决这块“问题骨头”,患者面临的不仅仅是瘫痪风险,甚至是生命威胁。张建辉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与骨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联合发力,成功以微创方式解决了这个可能随时作乱的“危险分子”——把鼻内镜当医生的“眼睛”,再借由鼻子和口腔的自然腔隙作为手术通道放入颅底磨钻“开工”,最终实现对“问题骨头”的精细化磨除。据了解,这也是全省范围内首例“在鼻内镜下经口鼻联合入路完成的颈椎齿状突切除手术”。


 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张建辉认为技术突破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内核,截至目前,他已率领团队带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成为区域内患者获得高质量诊疗的重要保障。

潘涛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平凡中坚定初心

 潘涛从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近30年,作为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对慢性消化道疾病及消化系统危急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消化道早癌内镜下微创治疗,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第十四批学术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从医30年,是潘涛“与医学结缘、与医学相伴、与医学相融”的30年。正是对医学的无限执着,才有一次次“拜师问道”;正是对疾病的无限挑战,才有当下的“中西融合”;正是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才有三十年如一日的一线坚守。30年来,她一直坚持学习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技术,不断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方法和手段,她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开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隧道技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及套扎治疗、超声内镜诊断与治疗等多种内镜下新技术,达到目前省内先进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潘涛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冲锋在前。因内镜检查的特殊性,整个消化内镜中心将直接暴露于呼吸道分泌物和消化道分泌物的双重污染中,其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极高。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全体内镜工作人员全程做好抗疫防护措施,严格落实患者管理,充分保障就医需求;她带领内镜室医护人员抢救了多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开展了多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超声内镜穿刺治疗等高难度手术,在这个特殊时期及时为患者解除痛苦。


 潘涛说自己是“亲历急难危重,目睹生老病死”的普通人,愿意在平凡中坚定“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初心与真心,永远热爱事业、热爱生活。

廖天治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用微光点亮生命之路

 19年的执着,让廖天治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名普通ICU护士成长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从重症护理到灾害护理,他将自己定位在生命的风口浪尖,在群众最需要他的地方。职业生涯期间,廖天治留下了两张没有名字的机票,三次特殊的飞行救援、一段支援高原ICU建设的过往……让他一次又一次地领悟到护理的光荣与使命。


 2022年4月1日,四川派出医疗队前往吉林,这是廖天治最近一次拿到的没有姓名的机票。抵达长春工体方舱后,作为方舱CDE区的总负责人,廖天治管理着544张方舱床位,严格是他对工作的要求,设立防护服穿脱培训小组,要求每位队员必须经过20次穿脱训练;建立定期督导机制,确保队员安全;指导建立台账及库存报警制度,确保防护物资充足……28天的工作,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手机累计通话超过2000分钟,最终与队员一同凯旋。


 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在廖天治的努力下,护理管理不断优化,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理队伍不断壮大,促进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首批“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四川省康复护理专家工作室”,2021年度国家医管平台反馈住院患者满意度位列成都市市级公立医院第一位。


 廖天治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从事着并不平凡的护理职业,我希望用自己的微光,点亮生命之路,让生命可以远航。”

周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用爱缔造生命的奇迹

 从一名瘦瘦小小的助产士,成长为管理170名护士的新生儿科护士长,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周红将人生的大半时间交给了热爱的护理事业,她的成长也伴随着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从业36年,周红始终将细致、责任记在心头。


 新生儿科是儿科中的全科,早产儿及危重儿救治难度大,要求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生儿科护士,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产房里经历的都是生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新生儿科里的患者都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他们的病情变化、需求等都靠护士的细心观察,“这里是一个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的科室。”周红说,20多年来,她只请过两次不完整的年假,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科室或者24小时待命,一有需要就返回医院。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高危孕产妇、早产儿、危重新生儿数量剧增。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周红带领的新生儿护理团队微笑从容应对,她们每年护理的新生儿达8000人次。


 多年的奋斗与历练,让她们在超早产儿救治、败血症、肺透明膜病、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心力衰竭、休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危重症护理上配合完美,让无数重症儿起死回生。


 这里,每天都有“奇迹”发生。凉山州转来的“缉毒英雄”的孩子、西藏戍边英雄的袖珍儿、会理来的“巴掌儿”,新生儿科护理团队为每个孩子营造温暖的“子宫”,用技术和爱心,圆了许多家庭团聚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