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2年08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不断拼搏 用创新守初心
——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专家团队
本报记者 侯文瑾

(上接04版)

强专业
让学科发展有深度
更精准地解决难题


结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结直肠癌,一直是胃肠微创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结直肠外科负责人王蒙则一直深耕于这一亚专业。“我们利用团队的力量,集中力量解决复杂的结直肠癌合并的复杂问题,在技术上追求不断创新,紧跟全国一流水平医院的脚步来发展。”2019年,博士毕业的王蒙,带着先进的技术,接下了带领亚专业发展的重任。直肠癌保肛一直是患者的最大愿望,也是结直肠外科医生最大的挑战。“经肛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aTME)”以及“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满足了绝大多数直肠癌患者的迫切需求。“侧方淋巴结清扫术”为中晚期患者带来了更彻底的治疗效果。“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用最好的治疗方式、最先进的治疗理念服务患者。但这意味着,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娴熟的技巧。


2021年,王蒙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经肛门直肠癌根治术(TaTME)”“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这标志着科室的微创手术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单孔腹腔镜”的难度,是普外科医生都想要征服的一道“天花板”,普外人也一直在挑战自己的路上勇攀高峰,肝胆胰外科负责人文君也是其中一位。


近两年来,肝胆胰外科将亚专业进行细分,四级手术数量逐年翻番。“由于肝胆胰脏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目前国内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开展肝胆胰肿瘤手术的医院并不多,而我们科室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面对肝胆外科高手如林的大学术背景,对肝胆胰病区文君来说,用创新技术打开新局面,用手术效果立口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文君的手里,也操作出了“新花样”。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达芬奇Xi机器人的灵活优势,缩短手术时间,文君改变“传统”的“打孔模式”,将通常放在患者右侧用于牵拉的机械臂改到左侧,看似很小的调整,却能够充分发挥其辅助牵拉暴露的作用,使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解决胰十二指肠手术等高难度手术中发挥最大效用,使牵拉暴露面更广、更灵活,打破助手协作时产生操作局限的壁垒,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这也是对主刀医生技术的一大考验。这一改良“打孔模式”在肝胆胰肿瘤手术中都能发挥其灵活协调的优势,目前文君已主刀完成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伴动脉切除重建、肝脏肿瘤切除、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等高难度肿瘤根治手术。


手术做得好,团队也很重要,肝脏亚专业团队通过针对性学习、动物模型训练、优化服务流程,亚专业团队手术技术提升明显,2021年,肝脏肿瘤手术多达100余例。与此同时,胰腺外科专业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胰腺微创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团队规范化诊治,最大程度让患者获益。


据胆胰亚专业负责人吕海龙介绍,胰腺属于腹膜后脏器,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且胰腺外科涉及病种较多,病情严重,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既往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影像学、手术学等临床学科的蓬勃发展,胰腺外科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很多存在争议的临床问题亟待解决。“如何通过MDT将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化,如何根据胰腺疾病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实现治疗精准化,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把控胰腺微创手术的指征,保证患者最大获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未来我们胰腺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学科来说,肝移植手术的资质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科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涉及ICU团队、检验团队、围术期管理和团队技术水平。“目前科室已经满足申请肝移植资质的条件。今年,在完成相关人员培训后,就可以向国家卫健委申报肝移植技术资质。”文君向记者介绍道。


“日间手术病区是把微创技术和微创理念进行到极致的产物。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从入院、术前准备、手术实施、术后康复,到出院可在24小时内完成。”普外科日间病区负责人李毅介绍,外科微创化的理念和日间手术的大力推行是时下医疗行业的大势所趋,但在该院的日间病区,不仅仅是要做到,更要有所突破。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明确提出了“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的目标,为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围绕这个思路,我们率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李毅说,普外科日间病区通过与多学科协作在围手术期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成为全国首家取消病房内常规静脉输液的日间病区。目前,该模式已在胆囊切除的日间手术中得到稳固运行,它的安全、合理、可靠性得到证实。今后,团队还将继续探索,将其推广至更多的日间手术术式。


储人才
放手去做
让“新生代”有成长空间


杨华武是在刘雁军所带的肥胖与代谢中心亚专业组里迅速成长的技术骨干。研究生毕业后,杨华武和正常医生的成长路径一样,2年时间完成了多学科轮转,2018年正式加入肥胖代谢团队,彼时的团队还只能称之为一个有4名成员的医疗组。进入医疗组后,正值学科发展的快速上升期,与日俱增的手术量也“逼着”杨华武快速成长。


“刘老师的组像是个创业团队,一边要快速提升技术,另一边要到各个科室宣讲,打开在学术界的发展局面。”凭借着上学期间参加各类比赛和学习的机会,杨华武的技术与成绩有目共睹。也因此有了不少和刘雁军同台的机会。“刘老师擅长用‘角色转换’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增加自己的思考,比如在缝合组织的时候,他不会立刻指出不妥之处,而是会说‘如果我是你,刚才那一下操作可能那样会更好,你觉得呢?’”杨华武便常常在这样的细节中思考再三,复盘操作中的得与失,为自己积累经验。2019年,还只是主治医师的杨华武就成了团队的骨干,也在全国减重外科学界有了名气。2022年杨华武和刘雁军一起率先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单孔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为肥胖群体的治疗带来更加微创化、精准化的治疗,让患者的获益最大化。


去年11月,胃外科单独成立病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将胃外科独立出来的医院,较早地将胃外科手术带入全腹腔镜微创时代,“少创伤、早康复”是胃外科一贯的治疗准则,加之成都市市级医院第一个达芬奇Xi机器人的引进,胃外科手术也步入全新的微创时代,这对于33岁的胃外科负责人伍映鑫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恶性的胃部疾病常见于高龄老人,心肺功能不全,基础疾病较多,这在以前,高龄老人手术风险高、恢复慢,随着我们胃肿瘤一体化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以及微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龄、合并疾病多已不再是手术禁区,而且还能在短时间内让患者康复。”


为了让快速康复理念更好地贯彻于胃癌的术后管理,伍映鑫带着自己临床上的经验与思考,与团队一起,在刘雁军的指导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手术路径及吻合方式上做出了改良,“改良后的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术可操作性更好,在减少耗材使用的同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方面为患者省了钱,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手术效果。”


“放手去做”也成为普外科得以快速发展的一记“定音槌”。“我们要让人才梯队的完善为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蓄足后劲,他们要做的是超过前辈,我用10年走过的路,他们就用2年。”刘雁军用实践摸索出,在推动学科发展上,只要调动起科室全员的积极性,不设上限,这个团队就能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不断创新技术,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升级诊疗模式,只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患者家属,这一理念深植于科室全体医务人员。“我们创建以疾病为核心的整合医学模式,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患者能少跑路,‘一站式’解决问题。”在学科的整合和优化下,从内科加入外科团队的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的医生严同,发挥自身专长,在肥胖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同时,针对其全身代谢性问题开展系统治疗。“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一方面帮助患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进一步推动了科研的发展。2021年,我们就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将我们的临床诊疗心得体会分享给国内外的同道。”


未来,这个不断创新、拿得出成绩的团队,还将持续输出发展的动力,让普外科向更大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