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2年08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切除10公斤神经纤维瘤 准大学生开启全新人生
本报记者 陈丽娜

 8月10日一早,出院后一周的小江(化名)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整形美容科进行伤口拆线。


 两周前,整形美容科李正勇教授团队联合普外科、麻醉手术中心、输血科、放射科等,成功为小江切除了背部直径超40厘米、重约10公斤的巨大难治性神经纤维瘤,术中保留瘤体健康皮瓣,术后精心护理,目前,小江的身体状态恢复良好。


 至此,这位准大学生彻底摆脱了沉重的瘤体困扰,即将迎来大学生活,也将开启全新的人生。


发病率1/2500
小伙患上巨大神经纤维瘤


 来自河南的小江今年18岁,据家人介绍,小江小时候就被发现腰部有个小鼓包,当地医生曾说孩子太小先观察,因此没有引起重视。但小江上了高三后,背部瘤体迅速增大,成了巨大的负担。经检查:小江被确诊为神经纤维瘤。


 小江家人曾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但由于瘤体实在过于巨大,手术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可预测的巨大风险,渴求手术始终无果,加之高三学业压力重,致其未及时手术。


 高考结束后,几经打听,患者母亲于7月底带着小江到华西天府医院整形美容科李正勇教授门诊处就诊。
 检查发现,小江所患的神经纤维瘤,除了血供异常丰富之外,椭圆形瘤体直径达40厘米,已侵扰背部正常身体组织。李正勇介绍,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抑制综合征,具有癌变可能,小江所患的是最常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出生时发病率为1/2500。


 在整形美容科,处理此类巨大神经纤维瘤的专业方法称为“减瘤手术”,也就是通过手术把瘤体的体积减小到正常范围,而不是把整个瘤体及受侵袭的正常肌肉、皮肤等组织全部切除。因此,这也更考验医生的手法和技艺。


 考虑到瘤体已对患者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李正勇决定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随即将小江收治入院。


术前“截流”
减少瘤体血液供应


 由于瘤体组织脆弱、血窦和血管异常丰富复杂,其颜色质地类似于富含血管的“魔芋”,甚至一夹就烂,术中止血极其困难,往往容易引发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控制出血风险,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肿瘤,是该疾病手术治疗的重大难题。


 为减少术中出血导致的休克风险,李正勇教授团队联系了在处理血管外科各种复杂手术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普外科袁丁副教授团队。


 “在正式手术前对肿瘤内血管进行栓塞是常规操作,不过这个神经纤维瘤它的供血比较特殊,经造影检查,瘤内有20多根血管,同时还有很多分支。”袁丁介绍,由于瘤体已发育多年,其中为瘤体供血的两根腰动脉异常粗大,直径达到6毫米,而正常腰动脉直径仅在1~2毫米。


 为不影响脊髓、臀肌等其他正常部位的供血,同时让患者在整个手术中获益最大,袁丁决定对供应瘤体的这两根腰主动脉进行“截流”。


 7月25日上午,历经1个小时手术,袁丁成功对小江的两根腰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了介入栓塞,为第二天整形美容科的手术奠定了基础。


历时4小时
密切协作下成功“拆弹”


 7月26日上午,在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共同配合下,整形美容科李正勇教授团队正式为小江进行瘤体切除手术。


 因神经纤维瘤深入脊柱,与肌肉浸润生长,不能分清明确的层次,其余滋养血管又通向深部组织,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经过两次试探后,主刀医生陈志兴选择以肿瘤左侧底部作为切入口,进而从肿瘤深部进行剥离,实施每一次分离时都万分小心,对每一根血管都进行充分结扎来止血。充分阻断血供后,再倒过来切除瘤体,同时保留部分相对健康的肿瘤皮肤覆盖创区。


 因瘤体血供丰富,术中小江总出血量依然达到3500毫升。为应对术中出血情况,考虑神经纤维瘤为良性肿瘤全身性病变,麻醉手术中心使用了自体血液回收装置。因此,手术结束时,仅为小江输入400毫升新鲜冰冻血浆,而术后血色素仍可维持在90g/L左右,大大节约了用血。此外,麻醉手术中心还启用了液体加温装置,能够将输入患者体内原本冰冷的液体加热到正常体温,防止患者在术中出现低体温及因低体温导致凝血功能下降。


 在陈志兴的精细操作下,术中通过保留瘤体健康皮瓣来覆盖背部切口,避免了二次植皮带来的麻烦。历时4小时零6分钟,手术顺利完成,小江背后净重约10公斤的巨大神经纤维瘤被成功切除,背后那道约50厘米长的伤痕,成为他此番蜕变的印记。术后一周,小江顺利出院;术后两周,回院成功拆线。在彻底摆脱沉重瘤体困扰的同时,小江也已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迎接他的将是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