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旺苍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走廊上,医护人员搀扶着61岁的康大爷往前走,他的步伐越发稳健。谁能想到,如今能自主完成步态训练的康大爷,半年前还因一氧化碳中毒陷入“意识障碍、卧床不起”的困境。
康大爷顺利康复的背后,是旺苍县近年来通过完善基层医疗设施、优化健康服务供给等举措,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
从就医保障到生活帮扶
全方位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本来都准备放弃了,没想到我还能有今天。”擦去额角薄汗,康大爷的语气里满是感慨。今年2月,旺苍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驻村工作队在盐河镇龙潭村走访时,发现康大爷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因缺乏科学的康复治疗,已卧床不起。
“不能让群众在健康路上掉队!”了解到康大爷的情况后,旺苍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会同村“两委”工作人员反复上门,一边宣讲医保报销政策、列举康复案例,一边预留床位、减免部分费用,从就医保障到生活帮扶,全方位为康大爷解决了实际困难,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最终通过绿色通道将康大爷收入康复医学科接受系统治疗。
针对康大爷的中枢神经损伤,该院康复医学科团队采用了针灸、经颅重复刺激等技术配合电动起立床、上肢综合训练器、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机等治疗方式。在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下,经过两个月的系统干预后,康大爷不仅能独立行走,言语功能也完全恢复。同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王阿姨打趣道:“老康这状态,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家给老伴搭把手了。”
杜绝因“失能”而返贫
筑牢乡村振兴健康之基
作为秦巴山区脱贫县,旺苍始终将健康视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而康复医学则是其中关键一环。
针对部分群众因“失能”面临的返贫风险,旺苍县卫生健康系统锚定“防返贫、促振兴”目标,先后争取到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配置专业设备160余套,累计建成近3000平方米的综合训练中心。同时,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两家“三级乙等”医院为技术龙头、以24家乡镇卫生院为服务枢纽、220家村卫生室为基层网底的现代医学康复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康复服务全覆盖。
此外,该县还创新打造“多学科协作+医共体联动+巡回医疗帮扶+居家延伸兜底”的服务模式,形成“院内治疗—院外巩固—家庭回归”的全链条闭环,让专业康复服务便捷触达群众家,为群众筑牢“因病返贫”防线,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
“原以为这辈子都离不开轮椅了,没想到医院不光让我站了起来,还让我先治病后交钱,没让我在看病上犯过难。”旺苍县嘉川镇62岁的低保户牟大爷,因脑卒中致四肢受限、无法言语,既怕终身依赖轮椅,更忧看病花钱拖垮家。旺苍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免除住院押金并组织多学科定制康复方案,两个月后,牟大爷不仅能站立,还能与子女视频聊天。在他出院后,旺苍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还联合嘉川镇中心卫生院医共体分院启动居家康复延伸服务,彻底打消了牟大爷的返贫顾虑。
据统计,近三年来,旺苍县累计为6700余名失能患者提供了专业康复服务,其中脑卒中后遗症、骨伤术后、神经损伤患者占比57.05 ,功能恢复有效率达90.49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率超21.2 ,让更多家庭摆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