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文瑾)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建设的通知》,在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基础上,确定了首批11家单位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建设。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入选首批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建设单位。
11家单位
获批建设单位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是在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中择优建设的,11家单位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建设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将负责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建立考核体系、开展监测评估,组建专家指导组,加强标准立项、巡回指导、经验交流和总结报告工作。
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研究转化中心完善内部管理架构,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任务要求。此外,定期研究推进项目建设,调度重点任务落实进展,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标准产出和应用推广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提炼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标准制修订、应用推广、评价反馈模式。
牵头构建
全省标准应用推广网络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将示范性完成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任务。作为起草单位重点参与5项以上中医药国家(行业)标准草案的制定与修订,并承担起草过程中的技术验证工作,对标准草案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实施验证,提交有关工作报告和技术材料。
同时,牵头构建本省中医药标准应用推广网络,探索建立省、地、县三级工作协作机制,确定任务承担部门和专兼职人员,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应用。此外,要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工作指导组,组织开展中医药标准应用推广的技术指导,负责指导本地区中医医疗机构标准应用推广工作。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本地区中医药标准化复合型人才。
研制一批
临床技术标准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转化中心将引领性开展中医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标准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医学研究、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对与突发事件医疗应急等方面的项目优势和经验,系统总结有关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研制一批引领性、示范性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等临床技术标准。
同时,积极构建科研项目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将需求迫切、技术成熟、行业广泛认可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用标准形式固化下来、推广出去,使标准成为科技项目的重要产出。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拟解决的问题、标准适用性、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协调性,以及制定标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强化标准核心技术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