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5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卫生健康工作者现场观礼九三阅兵
将荣光化为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 蒲晓莉 侯文瑾 冯若冰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四川医疗卫生领域的几位工作者赴现场观礼,见证这一盛典。

       他们中,有在抗疫一线挺身而出的白衣天使,也有长期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专家学者。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观礼台上,看着阅兵式上威武的方阵和先进的装备,表示心中满是自豪,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米银军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受邀原因:劳模工匠代表

       他的故事:作为四川中医药人和全国对台湾联络宣传先进工作者杰出代表,他是国民党黄埔抗战将领后代亲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后代亲属,亦是新中国老一辈海军军人后代代表。早在2019年10月1日,他作为四川省公务员队伍中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杰出代表,受邀出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观礼感受:将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并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主动扛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今后将持续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进一步增进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与心灵契合,在推动“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进程中主动作为。

       胡文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准医学转化研究中心主任 

       受邀原因: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

       他的故事:深耕微电子与生物医学的交叉领域,聚焦生物传感器芯片、微纳米器件、微流控芯片、疾病诊断技术与医疗器械等前沿方向,用技术创新破解临床诊断难题。他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与重大专项等38项研究项目与课题,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聚焦以生物芯片为核心技术的精准医学产品的研发与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多个产品取得国家医疗器械证。

       观礼感受:自主研制的战机划过长空、高超声速导弹巍然列阵……这些尖端装备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不断尝试与突破。作为科研工作者,我备受鼓舞,我们要勇担使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攻坚,以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石。

       王亮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组织人事部部长 

       受邀原因:抗战英烈、原第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的后人

       先辈故事:“决以死拼,以报国家。”这是1938年3月17日,王铭章将军在滕县保卫战中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电文落定,他毅然登上滕县城墙,率领将士与日军展开殊死周旋,最终不幸被敌侧射枪弹洞穿腹部,壮烈殉国。据川军抗战史料记载,滕县保卫战中,日军伤亡逾2000人,这场惨烈的战斗为后续台儿庄大捷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王铭章将军用生命诠释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观礼感受:当受阅方队精神饱满、迈着意气风发的步伐走来,铿锵足音仿佛穿越时空——祖辈们浴血奋战的岁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如今祖国繁荣强盛的荣光,在每一个平凡美好的日子里熠熠生辉。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把这份血脉中的家国情怀融入日常工作。

       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

       受邀原因:先进模范代表(抗疫先进个人)

       他的故事:2003年非典来袭时,40余岁的他作为四川省最年轻的呼吸领域专家,奔波于广元、德阳、成都等地的隔离病房。2020年新冠疫情中,他连夜组建三支队伍分赴武汉、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以及华西医院主院区;同年3月,他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临床诊疗专家驰援意大利米兰、帕多瓦等疫情严重地区。他不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还长期致力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呼吸治疗学领域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

       观礼感受:看着阅兵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每一份力量都透着守护家国的坚定。这和我们医护人员在病房里的坚守很像,他们守护的是国家安宁,我们守护的是生命健康。能现场观礼,不仅是个人的荣幸,更是国家对华西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卓越贡献的认可,是属于全体华西人的集体荣光。

       张春祥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受邀原因:中央组织部人才专家代表

       他的故事:8月28日,张春祥团队牵头完成的“非编码核酸及相关分子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久前,他获评第六届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致敬词这样写道:“跨越重洋,扎根西南;解码基因,点燃希望。三十年深研非编码核酸,十八项国际首创。从实验室到临床,你让沉默的基因发出治愈强音,为中国医学立起一座创新的丰碑。”

       观礼感受:站在天安门观礼台,看着人民军队的钢铁洪流,既为国家的强大而自豪,也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意义重大。国家安危离不开人民健康,人民健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医疗卫生工作者须筑起守护生命的“健康长城”。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西南医科大学作为四川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依托自身发展战略稳步前行。

       魏继承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教授

       受邀原因:烈士遗属代表

       先辈故事:魏继承的父亲魏俊钦于1937年5月出生,1955年入伍,1959~1961年就读于甘肃省天水步兵学校,毕业后回原部队任157团见习参谋、一营管理员。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1月被7894部队批准为烈士。

       观礼感受:这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警醒,国强才有国泰民安。能以烈士遗属代表身份观礼,深感光荣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耕医学科研,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