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不少老人会出现喘憋、咳嗽等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慢性气管炎的病人会以为自己“老慢支又犯了”,买点止咳平喘药自行治疗。几天下来不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就医后医生说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心衰。
心衰和老慢支为啥易混淆
心衰和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之所以容易被混淆,是因为它们的主要表现类似,都有喘憋、咳嗽的呼吸困难症状。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症状相似,但心衰和老慢支在细节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学会观察这些区别,说不定哪天就可能帮到你周围的人。
心脏和肺部不管谁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人体缺氧,从而引起喘憋、咳嗽等类似表现。心脏就像一个泵,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再把全身的血液抽回到心脏,中间经过肺做气体交换,循环往复。当心脏收缩无力、弹性差、瓣膜出问题,或其他问题影响到心脏时,泵就出现问题。要么血液泵不出去,淤积在肺部;要么血液回不到心脏,淤积在腿部、腹部等。这些淤积的血液会引发喘憋、气短、咳嗽、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平躺加重,不得不坐起,医学术语叫“端坐呼吸”。有的可能会咳出带泡沫的痰,严重时痰里还会带点粉红色,这是呼吸病很少见的现象。老慢支的表现是长期反复感冒,这是因为吸烟、空气污染会破坏管道黏膜,黏膜上微小刷子的排痰功能减退,分泌大量痰液堵塞管道,出现咳嗽、通气不畅导致空气进出肺部受阻造成缺氧,喘憋、气短等症状。
观察这几点有助识别
喘憋特点
心衰引起的喘憋通常与身体活动量密切相关。走路多了、上楼时心脏做功增大,需要的氧气增加,而心衰的机体不能随之增加导致气喘加重,休息后能减轻或缓解。
老慢支引起的喘憋虽然活动后也会加重,但喘憋为持续性呼吸困难,更多表现为咳痰,痰量较多,且多有长期吸烟史或职业粉尘接触史。
痰的颜色、性状
老慢支的痰多为白色黏痰或黄色黏痰,早上起床后咳痰量最多,因为夜间卧床痰液积攒所致。咳出痰后喘憋能好转,感觉舒服些。如果合并感染可伴有发烧、咳黄浓痰,有时痰也带点绿色。
心衰的痰:可能是干咳无痰,也可是稀薄样痰或因为肺部水肿使痰带泡沫,加重时,肺部淤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混入痰液,就会是粉红色泡沫痰,咳嗽没有明显规律。一旦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说明病情很严重了,需要马上就医。
身体的肿胀部位
老慢支一般不会造成腿部肿胀。只有在病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阶段,合并肺心病时,才可能出现腿部水肿,而且多是双侧对称的,此时已合并有右心功能不全,而左心衰可能不会出现腿部肿胀或仅出现轻微的腿部肿胀。
心衰的典型信号之一是水肿。左心衰时肺部的水肿,只能从喘憋或痰中看出。当病情加重时,我们能看到身体从下往上的水肿,这是因为心脏无力,血液抽回不到心脏,淤积在身体下垂部位,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先从脚和脚踝开始,穿鞋子觉得发紧,按压脚踝或脚背,会出现一个凹陷,而且要等几秒甚至十几秒才能恢复,医学术语是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加重,水肿会向上蔓延,到小腿、膝盖,甚至出现大腿水肿、腹水、眼皮浮肿。
发病姿势
心衰患者:喜欢半坐卧位,即垫高枕头或摇高床头睡觉,这样能减轻呼吸困难。
老慢支患者:常呈缩唇呼吸(嘴唇呈吹口哨状呼气),习惯弯腰前倾姿势以辅助呼吸。
其他症状
喘憋病因不同所伴随的症状也不同。
老慢支的伴随症状多与呼吸道有关,如感染时会发烧,肺部炎症刺激胸膜时会引起胸痛,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乏力、头晕、心慌。
心衰的伴随症状多与全身供血不足有关,心脏泵血少会觉得头昏、身体没力气,做家务甚至日常生活都觉得累,心脏通过加快跳动来弥补泵血不足,就会出现轻度活动就心慌、心跳加快。由于肝脏淤血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肾脏供血不足,出现尿量减少。(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