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宁县将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服务强基、产业兴村、岐黄惠民”的特色发展路径。2024年,长宁县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成功创建为省级健康县,以中医药深度赋能乡村振兴。
守护群众健康梦
为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长宁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在县级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中心,13个卫生院全覆盖设置中医馆,322个村卫生室全面提供中医药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
为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健康需求,长宁县聚焦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创新推出57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将杵针、雷火灸等10余项特色技术下沉基层,目前县域内就诊率达90 ,其中心血管科跻身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推荐名单,成为县域中医药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铺就农民致富路
以前,长宁县部分乡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们守着微薄的收入,致富之路漫长而艰辛。为打破这一困局,长宁县创新推行“院校专家+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成8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林下淡竹叶、淫羊藿、金银花等30余种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年产值超500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高标准打造中药材小微园区,构建集种植、粗制、精制、销售为一体的“种产销”全产业链条。目前,年加工品种达250余种,带动产业链增值超千万元,实现了从单纯种植到多元发展的华丽转身,让中药材不仅“种得好”,更能“卖得俏”。
为确保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长宁县创新建立“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5000余农户从中受益,年均增收2000元。其中,林下种植的柔毛淫羊藿每亩产值高达1.8万元,成为“生态变现”的经典范例。
奏响文旅融合曲
长宁县作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坐拥蜀南竹海、花海等美不胜收的旅游资源。为挖掘资源潜力,长宁县巧妙地将中医药与旅游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出“竹海康养+药膳体验”的特色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长宁县整合各类景区资源,构建了集生态观光、康养度假、中医药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游客漫步在景区,既能沉醉于自然风光的旖旎,又能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医养生讲座、药膳品尝、针灸推拿体验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着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目前,长宁县年接待游客量超500万人次,还成功创建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不仅如此,长宁县以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为抓手,广泛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健身项目,将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纳入医保范围,提高中药饮片、中成药的报销比例,让中医药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如今,“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在长宁县已成为时尚潮流,中医药文化也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抹亮色。 (宋成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