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9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年内免费游峨眉山景区、泡温泉……
金顶救人护士收到“峨眉令”

       本报讯(记者 杨桅)近日,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给四川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护士涂凤萍送上了感谢信和“峨眉令”。这张“峨眉令”包含一年内峨眉山景区门票、索道票、观光车票、住宿和温泉费用。事情的缘由,还要从不久前的一次景区救人说起。

       时间回溯到8月18日,休假的涂凤萍正和家人在峨眉山游玩,快到金顶时,看到前方有几人正在对一名倒地的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作为一名护士,她本能地冲上前去加入了抢救队伍。“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颈部大动脉的搏动摸不到,牙关紧闭,呼吸很微弱,在场素不相识的医务工作者们轮流给他进行心肺复苏。”涂凤萍回忆。

       峨眉山金顶的海拔超过3000米,心肺复苏的体力消耗远大于平原地区,大家轮番上阵。随着时间流逝,抢救的过程中涂凤萍一度担忧患者救不回来了,但此时,患者喉咙里发出了一声“嗯”,让在场医务人员们顿时看到了希望。

     “大家特别默契,没有一个人说放弃,患者发出声音的那刻,我们每个人都在说‘好了好了,有了有了’。同时,胸外按压全程没停,景区急救设备和药品到位后,谁按压累了就换下来,接力给氧、开放气道、推药、抬脚,还有位中医师给患者针灸,这是让我非常骄傲的临时抢救队,我们彼此谁也不认识,但这次无声的配合,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自豪。”

       景区工作人员反应也很迅速,患者倒下后,他们及时拿来了AED和药品,并联系救护车和救治医院。直到患者恢复意识,能自如回答问题、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正常后,参与急救的临时抢救队队员们才放心离开。目前,患者正在峨眉山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

       记者了解到,涂凤萍从事护士工作已19年,每年都会参加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她呼吁大家,尽早筛查心血管疾病、基础疾病等,同时学习并掌握急救技能,为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峨眉山景区金顶片区保护管理处副处长鲍志介绍,峨眉山每年都会救助数百名因高原反应、摔伤、撞伤等原因需要帮助的游客。面对日均上万人次的游客流量,景区已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应急救援流程,并与当地多家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游客生命安全,“我们也在不断优化现有的培训机制,提高一线人员的急救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