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08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定要了解的控烟知识
□宋务露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至少有69种为我们常见的致癌物,吸烟时这些有毒有害成分,会迅速从我们的肺部进入血液,从而遍及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显著的损害,且二手烟、三手烟同样会对他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吸烟者相较于不吸烟者而言,平均寿命减少了10年之多,而每两位吸烟者当中,必然会有一位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呼吸系统。吸烟是肺癌的首要诱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0~30倍,且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风险越高。还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表现为长期咳嗽、气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血管系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吸烟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

       其他系统。口腔:增加口腔癌、唇癌、牙周病风险,导致牙齿变黄、口臭。生殖系统:男性可能出现精子质量下降、阳痿;女性可能引发月经不调、不孕,孕期吸烟还会增加胎儿畸形、早产、低体重的风险。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力,更易感染疾病,且影响伤口愈合。

       二手烟与三手烟的健康威胁

       二手烟。由卷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燃烧端释放出的,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所形成的混合烟雾。无论接触时间长短,都可能造成伤害。非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香烟燃烧产生的侧流烟,其危害与主动吸烟类似,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心脏病、儿童哮喘、中耳炎等疾病的风险。吸烟者尽早戒烟或减少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保护非吸烟者维护自身健康的权利。

       三手烟。指吸烟者“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物、墙壁、地毯、窗帘、皮革、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烟雾残留物,是目前危害最为广泛的室内空气污染。吸烟后残留的有害物质,可存在数天至数月,通过接触、呼吸进入人体,尤其对婴幼儿危害极大(婴幼儿爬行、触摸后易通过手口接触摄入)。

       吸烟成瘾的原因

       生理依赖。烟草中的尼古丁是成瘾的关键物质,它会迅速进入大脑,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产生短暂的愉悦感,反复使用后身体会形成依赖,突然停止吸烟会出现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症状,导致难以戒烟。但需明确,成瘾是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疾病,通过科学方法可以成功戒除。

       心理依赖。尼古丁激活释放多巴胺后,会产生愉悦感、兴奋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因此当遇到问题时,大多数吸烟者会通过吸烟缓解焦虑。很多烟民都会有这样的习惯,上厕所必须来根烟,饭后必须来根烟,无聊的时候就更需要点上一根烟了。这些极具仪式感的行为,会慢慢成为一种心理条件反射,变成吸烟者的习惯。

       社会环境因素。在一些社交场合,吸烟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或“社交工具”。周围人吸烟的行为和氛围可能诱导他人尝试吸烟并形成依赖。尤其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求使其容易沾上吸烟行为,达到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戒烟对身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在呼吸系统方面,能延缓慢性肺病进展,降低哮喘及呼吸道感染风险;在癌症预防方面,可有效减少肺癌、口腔癌、喉癌等十余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其中肺癌风险随戒烟年限增加持续递减;研究还证实戒烟有助于预防胰腺癌。

       科学戒烟方法

       制订计划。设定戒烟日期,告知家人朋友寻求支持,移除身边香烟、打火机等物品。

       应对戒断症状。烟瘾发作时,通过喝水、咀嚼无糖口香糖、深呼吸、散步等转移注意力。若戒断症状严重(如焦虑、失眠),可咨询医生,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戒烟药物等。

       寻求专业帮助。医院戒烟门诊、心理咨询室、戒烟热线(如全国戒烟热线400-888-5531)可提供专业指导。

       吸烟没有安全剂量,每多吸一支烟,健康风险就增加一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尽早戒烟是最明智的选择。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