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08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7年,点亮雪域高原生命之光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对口帮扶木里县中藏医院纪实
□苏丹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川西南木里藏族自治县,医疗曾是群众最大的难题——“看病翻九座山,寻医走百里路”。2017年,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与木里县中藏医院深化对口支援合作,用七年时间点亮了这片雪域高原的生命之光。

       从“诊所”到“二级甲等”

       破茧成蝶的跨越

       2018年初春,木里藏族自治县的山谷间仍积雪未消。一辆挂着“川D”牌照的越野车,在海拔4000米的盘山公路上艰难攀爬,车内坐着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首批对口支援专家团队。事业拓展部部长李燕望着窗外连绵的雪山,攥紧了手中的《二级医院评审细则》。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当地12万群众对优质医疗的殷切期盼。

       根据国家对口支援政策安排的工作要求,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将帮扶木里县中藏医院创建二甲医院。“评审标准一共有580多项指标,专业分1000分,初步测试下来,中藏医院不到400分。”李燕回忆初到木里县中藏医院时的情形说。

       随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迅速行动,协调木里县中藏医院7位科室负责人前往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一对一管理进修。同时,派遣管理、临床骨干力量挂职木里县中藏医院副院长,负责具体创建事项。2018年,投入16.43万元专项捐赠急诊急救设备13台(套),完成急诊科标准化改造。通过设备支持与流程优化,使急诊抢救成功率提升,打造了“黄金一小时”急救圈,为创建二级甲等民族医院奠定硬件基础。

       2019年12月,木里县中藏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其中专业分达910分,雪域医疗史翻开新篇章。

       从“常见病”到“急危重症”

       技术赋能的蜕变

       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的倾力帮扶下,木里县中藏医院实现了从仅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到具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生命港湾。

       2022年,为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水平,帮扶医师张安林推动开展急救培训。他首创“高原急救能力提升两年行动”,主持研发藏汉双语智能培训系统,其领衔的“心脉相连”科普团队深入海拔4000米的俄亚纳西族乡等偏远地区,创新“情景剧教学+VR模拟训练”模式,在5个乡镇建立急救志愿者驿站,为4所民族学校编制《高原急救儿歌》,在敬老院打造“银龄急救课堂”。

       张安林作为第一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四川省科技厅科普项目“藏彝汉团结一家亲,山海情深心连心,盐源木里急救同心圆计划”,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研发便携式高原急救教具2套,培养“红石榴急救先锋”150名。项目形成“科技赋能+文化浸润”的健康扶贫新范式。

       2024年,木里县第一台乳腺钼靶机在中藏医院正式投用的那一天,影像科走廊挤满了人。随后,影像科专家团队全程参与设备调试与安装,围绕钼靶机操作规范、影像报告分析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确保设备技术平稳落地。

       七年来,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援藏人员用实际行动在雪域高原书写着一个个医者仁心、大爱无私的故事。在此期间,医院累计派出20余名专家,捐赠设备超21万元,开展无痛胃肠镜、肿瘤筛查等10余项新技术,培养本土骨干68名。2024年,中藏医院总诊疗量达31589人次,较2017年增长318.84 ,县域就诊率从10 提升至91.6 。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

       藏医药的传承创新

       初夏,木里县中藏医院的藏药房里飘散着浓郁的草药香。“藏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要让她在我们手里熠熠生辉。”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医务部部长王健宇说。

       一场“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精准帮扶就此展开:专家团队常驻高原,建立“师带徒”传承机制,鼓励青年藏医向老藏医学习药材辨识、使用方法等,在保留炮制古法的同时引入新设备、新技术研发藏药制剂。

       站在挂着锦旗的诊疗大厅,木里县中藏医院院长次尔央初感慨万千:“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从“医疗帮扶”到“全域协同”

       共富之路的延伸

       木里县中藏医院的蜕变是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医联体帮扶的缩影。医院以“技术平移+管理输出+人才孵化”模式,以“全域协同”理念拓展帮扶内涵,通过组建金沙江流域中西医结合医疗联盟的契机,将优质医疗资源的“毛细血管”延伸至云南、凉山等11个市县的15家医疗机构,构建起43个专科联盟与25个专家工作站。不仅破解了偏远地区“看病难”问题,更通过管理培训、远程会诊等机制,构建起梯度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2025年,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彰显帮扶实效。

       星河长明,医路未央。在这条共赴共富的征程上,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用七年证明: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是缩小发展鸿沟的关键支点,更是对“生命至上”最坚定的践行。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将继续发挥区域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的优势,为周边基层群众构建起坚实的健康防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