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8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单孔肺肿瘤切除术
克服难题 微创胸外科技术“领先一步”

       本报讯 近日,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胸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右肺双结节老年男性患者实施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下肺肿瘤切除手术”。据了解,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开展此类手术,标志着该医院微创胸外科技术迈入领先行列。

       患者是一名右肺双结节的老年男性,就诊期间多次表达对手术的担忧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低,欲寻求安全、精准、微创的治疗方式,希望缩短治疗时间,尽快出院恢复正常生活。为满足患者诉求,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与上海胸科医院教授分析后决定为其实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胸腔镜下肺肿瘤切除手术。术前,胸外科联合影像科、手麻科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以确保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中,专家团队通过精湛的操作让达芬奇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尽显,1.5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疼痛明显减少,安全快速出院。

       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胸腔镜手术相比传统胸腔镜手术,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精细,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及输血需求,在淋巴结清扫时尤为安全便捷。高度放大的3D视野能够清晰地暴露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便于精准抓取和游离,同时有效避开血管,从而降低淋巴结残留率。单孔操作意味着切口更小,疤痕更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更轻,生活质量更高,能更快恢复正常生活。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此次成功开展该技术,克服了在约5cm的狭小空间内操作机器人机械臂易相互干扰的难题。手术要求术者不仅需极其精准地掌握肺部解剖结构(如血管、支气管走行、病灶位置),还对外科医生的手眼协调、空间想象、精细操作技巧以及团队配合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周波 廖红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