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后的第二天,也是赛会第三个比赛日。当晚,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世运广场人头攒动:世运项目展演、非遗文艺表演、运动项目互动区域围满了人,市民们在这里和世运会冠军近距离接触,了解世运项目,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运动周末”。
世运广场系列活动遵循“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规划集体育项目互动、城市文化体验、高新科技展示于一体的8个展示区域,融入四川各地非遗项目、多元文化、文创产品,全面展现巴蜀文化魅力、旅游资源及体育活力,打造具有“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游购娱一站式体验链。
现场体验运动
市民玩得满身汗
当天还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许多到场的市民都表示非常应景。市民刘女士带着女儿前来,本来是随便转转“凑个热闹”,但没想到女儿一到软式曲棍球体验区就不想走了:“指导老师教了她不到一分钟,她就玩得不亦乐乎,锻炼下身体也挺好。”刘女士说,她打算看看世运会软式曲棍球项目还有没有票,准备带女儿去现场看看高水平对决。
世运广场设置了软式曲棍球、腰旗橄榄球、掷准飞盘等世运项目体验区,还有匹克球、抛投运动等近期火热的新潮运动项目,无人机运动等也通过VR(虚拟现实)的方式供市民体验。许多参与体验的市民都说,没想到自己会“干干净净进场,满头大汗出来”,体会到了久违的运动快乐。
特色文艺演出助阵
多样活动“干货”足
除了体育项目展示区,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城市文化展示、美食、城市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等区域。其中,城市文化体验区规划了成都竹苑、非遗互动区域和特色展销区域三个部分。四川省17个市(州)设置了23个展位(含3个特展)、4个固定展点,包括蜀锦体验、巴山剪纸等非遗互动体验项目,功夫茶、太极龙棍等展演项目,以及文创产品展销。
活动的主舞台也是精彩纷呈,巴蜀地方特色文艺演出吸引目光。舞台上还进行了体育舞蹈的项目展示,向市民普及了拉丁舞、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等舞蹈常识,其中特别提到,持续跳体育舞蹈30分钟可消耗200~300千卡,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与身体柔韧性,同时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活动每天还会评选出当日的最佳运动员,并让他们与市民见面:当晚,成都世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瑞士定向选手里卡尔多·兰坎和女子100米混合救生金牌获得者、德国选手妮娜·霍尔特在现场亮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霍尔特分享了自己的运动健康心得:“运动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健康。我建议大家坚持锻炼和健康饮食,这有助于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世运广场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17日,市民可在这里与世运项目和运动员面对面,参与别样的运动“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