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慢性肾炎为何会导致腿部水肿
□邱丹

       慢性肾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其中腿部水肿是许多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腿部水肿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是病情进展的信号。那么,慢性肾炎为何会导致腿部水肿呢?这主要与水钠潴留、蛋白丢失、肾功能损伤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有关。

       水钠潴留

       水钠潴留是慢性肾炎导致腿部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调节水钠的排泄来维持体内液体的平衡。然而,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肾脏排泄水钠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钠在体内潴留。这些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容易积聚在身体低垂部位,如腿部,从而形成水肿。水钠潴留的发生与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密切相关。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由于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作用增强,进一步加剧了水钠潴留的程度。此外,长期高血压也是慢性肾炎的常见并发症,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水钠潴留更加严重。

       蛋白丢失

       蛋白丢失是慢性肾炎导致腿部水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容易从尿液中丢失,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血浆蛋白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当血浆蛋白减少时,胶体渗透压降低,使得血管内的水分更容易向组织间隙移动。腿部作为身体低垂部位,水分容易在此积聚,形成水肿。蛋白丢失的程度与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病理类型中,蛋白丢失尤为明显,患者容易出现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严重的水肿。

       肾功能损伤

       肾功能损伤是慢性肾炎导致腿部水肿的根本原因。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恶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减少。这导致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进一步加剧了水钠潴留和水肿的程度。肾功能损伤不仅影响水钠的排泄,还可能导致其他电解质的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钙高磷等。这些电解质紊乱也可能间接导致水肿的发生。例如,低钙高磷可能引发肾性骨病,导致骨骼疼痛和骨折风险增加,同时也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加剧水肿症状。

       其他相关因素

       除了水钠潴留、蛋白丢失和肾功能损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慢性肾炎患者出现腿部水肿。例如,长期高血压和高血脂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促进病情进展,进而导致水肿的发生。此外,血液循环不良也是导致腿部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由于肾脏功能受损,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也可能加重腿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加剧水肿症状。因此,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来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腿部运动等措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

       治疗与预防

       针对慢性肾炎导致的腿部水肿,治疗应综合考虑病因、病理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一方面,通过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措施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例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从而减轻水肿。另一方面,通过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也有助于预防和减轻水肿症状。例如,限制盐分摄入、保持低盐饮食有助于减少水钠潴留;适当进行腿部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缓解疲劳和压力,进而促进水肿的消退。

       结语

       慢性肾炎导致腿部水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水钠潴留、蛋白丢失、肾功能损伤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通过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水肿症状,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