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7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遂宁多方发力破解看病难题
就医“三省” 群众获得感更强
□屈超英 本报记者 冯若冰

       在遂宁市中心医院,65岁的李大爷轻点手机完成就诊预约,按提示时间到院后稍作等待便看上了医生,随后在诊区内一站式完成了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在服务中心指导下快速办理了入院手续。“不用楼上楼下跑,对我们老年人太方便了。”李大爷的便捷体验,源于遂宁创新打造的“遂心医”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遂宁市卫生健康委以“效率革命行动”为抓手,聚焦群众看病“费时、费心、费钱”难题,以“省时、省心、省钱”为目标,全面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省时

       优化诊疗流程,告别“折返跑”

     “出院也能预约!给娃娃办出院,5分钟就搞定了。”在遂宁市中医院住院部,刚办完出院结算的冯珍满脸轻松。这得益于该院推行的“一站式”出入院服务——整合医保登记、护士审核、出院带药、医保结算等全流程服务,实现“一个窗口快捷入院登记”和“床旁即时出院结算”,让患者告别“病区-窗口”的反复奔波。

       更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手术室。不久前,市民李女士被确诊为双眼皮质型老年性白内障,通过“日间手术”模式提前完成术前检查。她手术当天入院,中午接受左眼手术,当晚即可自行活动。次日,她的视力恢复到0.8,顺利出院。“这类手术以前需要住院3~7天。”医务部主任胡杰介绍,“日间手术”将平均住院天数从4.8天降至1.01天,患者总费用相应下降。李玉花此次手术总费用5052元,较传统模式节约近1500元,实现了既省时又省钱。

       省心

       服务延伸,触手可及

     “看肺结节该挂什么科?”“河东院区能否增设儿科门诊?”遂宁市中心医院的24小时博济服务热线铃声不断,日均接听上百个电话。

       去年9月,该院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并成立优质服务办公室,搭建多席位话务系统和全院业务问答知识库。开通至今已接听来电2万余个,据此优化流程30余项。

       便捷服务正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在遂宁市中医院药房,药剂师将打包好的中药递给配送人员,1小时后家住河东新区的杨林收到了尚有余温的中药。“以前取药、煎药要等大半天,现在看完病直接回家等快递。”这种“捡、煎、送”一体服务自去年10月开通以来已配送25000余单,让患者告别了“等药、取药、多次跑”。此外,全市持续优化门诊布局,加强就诊环境适老化、无障碍改造,配备便民设施,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七类重点人群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省钱

       互认减负,管控增效

       日前,家住蓬溪县宝梵镇的石大爷,带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检查结果返回遂宁,没想到遂宁市中心医院通过川渝地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HR标识互认)认可了这些检查结果。快速评估后,他立即被安排住院,省下了3000余元重复检查费用,整个就医流程仅用1小时。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截至目前,遂宁市1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与川渝935家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认项目222项。今年以来互认2.45万余人次,为病人节约检查费用303.08万余元。

       在费用管控上,遂宁通过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综合施策,今年上半年全市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78 ;同时探索“健康管家”服务新模式,加强慢病管理,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从源头减轻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