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两年多前在四川乐山出生的小男孩,一个是千里之外云南昆明的两岁小男孩,他们素昧平生,却因一份脐带血,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近日,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简称“四川脐血库”)工作人员,专程前往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将一面印有“采集脐带血奉献爱心 携手共创生命奇迹”的锦旗送到该院产科主任张应兰手中,并向该院产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原来,该院2023年5月15日采集的一份脐带血,在脐血库冻存两年多后,于今年6月25日被昆明市儿童医院小儿血液科用于救治一位患有黏多糖贮积症的两岁男孩,为他带去了康复的希望。
宝妈无偿捐赠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病,病因是患者体内缺乏分解黏多糖的特定酶。酶缺失致黏多糖无法正常分解,在全身细胞异常堆积。随着病情发展,堆积损害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引发多种症状,如骨骼畸形(侏儒症、关节僵硬)、面容粗糙、角膜混浊、肝脾肿大、心脏瓣膜病变、气道狭窄及智力与发育障碍(部分类型)。该病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疾病,危害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两岁的云南小男孩博博(化名)就受此困扰。昆明市儿童医院小儿血液科的医生准备给博博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幸运的是,今年6月,一份两年多前采集的脐带血,与博博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且细胞数也非常合适。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2023年5月15日下午3时许,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房里,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助产士为男婴擦去身上的羊水,量体长、称体重。
产科医生会为每一位产妇介绍脐带血的作用以及保存的重要性,这名男婴的母亲经过认真考虑后,决定无偿捐献脐带血。男婴出生后,残留在脐带中的血液便被收集起来,运往了四川脐血库。
团队精准采集
脐带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重要来源之一。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部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今年6月25日,这份脐带血被运抵昆明市儿童医院,经复苏后输注到博博体内,让男孩具备了“自产”缺失酶的能力。同时,其中的巨噬细胞能够穿透血脑屏障,转变成脑小胶质细胞,从而达到部分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效果。目前,博博的情况稳定。
“得知这份脐带血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张应兰动情地表示,“这份脐带血当初不仅见证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现在更为另一个挣扎在病痛中的小生命赢得了未来。”
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产科团队高度重视脐带血采集工作,积极向准妈妈们普及保存脐带血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掌握了精准的采集技术,严控质量,传好了这场生命接力的“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