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江油市老年病医院
党建引领 照亮残疾人康复路
张传春 本报记者 顾钧竹

       近日,一支由党员医疗骨干组成的“诗城健康护卫先锋队”,穿梭在江油市24个乡镇的200多个村(社区),为残疾人提供“多对一”的精准上门康复服务。这是江油市老年病医院承接江油市残联“7岁以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后的核心举措,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等2300余人次。

       党员带头,入户服务

       自今年6月以来,江油市老年病医院组建了6支共80余人的专业助残团队,每支队伍以党员为核心,配备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及心理辅导专家。他们深入残疾人家庭,全面实施市残联投入160余万元的基本康复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涵盖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目标4570人)、心理健康支持(目标200人)及精神残疾门诊服药补贴(目标200人)。团队通过定期上门、回访跟踪、动态调整方案,确保服务实效。

       精准评估,制订方案

       服务的关键在于精准评估。医疗队针对智力、语言、听力、视力、肢体等不同类别残疾人,逐户进行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能力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残疾人“量体裁衣”,制订个性化康复方案。医院投入使用的50余台先进康复设备,如智能康复床、平衡训练仪等,为肢体功能恢复提供了硬件支持。对于智力、精神残疾者,团队则重点开展认知训练、社交技能培养、心理疏导等10余项特色服务。

       多元服务,提升品质

       在入户过程中,医疗队员提供包括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检查、肌力评估、褥疮护理、针灸理疗、运动康复指导、用药咨询等20余项基础服务。同时,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日常调理方法,讲解康复政策,帮助残疾人勾选所需服务项目,确保需求得到及时响应。这种“零距离”照护模式,有效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居家康复难题,提升了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关怀,传递温暖

       除专业医疗服务外,团队特别注重人文关怀。队员们以细致照料和温暖沟通,努力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尊重与支持。医院还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邀请社会爱心人士与长期在院的70余名残疾人互动交流。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时,也同步对家属进行康复理念和技能指导,增强家庭支持力量。

       该项目已完成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2343人次(其中增值服务448人次、医养结合服务88人次),精神残疾人门诊服药补贴89人次,残疾人心理健康支持服务62人次。项目覆盖面和初步成效获得服务对象、家属及基层残联工作人员的认可。

       江油市老年病医院表示,此项工作是该院践行江油市卫健局“四心铸魂,健康卫民”党建品牌(忠心向党、医心至善、精心服务、全心为民)的具体行动。医院将持续优化服务,扩大覆盖,致力于为更多残疾人提供专业、精准的康复支持,助力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