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5年06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三道靓汤 开启夏季好胃口
□温志安

       中医认为,夏至节气(6月21日~7月6日)是阴阳转换的节点。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俗话说“夏至一阴生”,尽管天气炎热,但大自然的阴气已开始生长。此时的天气具有温度高、湿度大的特点,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变差,使人食欲欠佳,四肢困倦,还容易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从而使人体代谢和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一年之中,心脾与夏季的关系密切。夏至高热夹湿的气候,容易诱发心脏与脾胃疾病。为此,今天给大家推荐3款养生汤水,帮助大家清心除烦、健脾祛湿,使阴阳顺利交接。

       静心汤

       材料:萱草30克,合欢皮15克,百合15克,猪瘦肉150克,小麦30克,茯苓12克,红枣6枚。

       做法:将合欢皮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装入汤料包中备用;红枣去核,与萱草、百合、小麦、茯苓分别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成条状备用;往锅中加入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左右,至猪肉软烂即可。

       功效:清心除烦、健脾祛湿。

       该药膳中的萱草又名“忘忧草”,具有清热利膈、养心解忧的作用;合欢皮、小麦、红枣有健脾养心除烦的功效;百合、猪肉有滋阴的功效;茯苓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整个汤剂平和温润,老人小孩都可放心食用。

       绿豆老鸭汤

       材料:绿豆50克,老鸭肉500克,薏米50克,红枣10枚。

       做法:将老鸭肉洗净,切成块状备用;将绿豆、薏米洗净备用;红枣泡发去核备用;将老鸭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去血沫,捞出洗净备用;将绿豆、薏米、红枣、老鸭块放入炖盅或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2~3小时;绿豆老鸭汤煮熟后,加入适量盐、味精等调料进行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消暑清热、健脾益气。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去湿、利尿等功效;老鸭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除了清热解毒的功效外,还有滋阴润燥、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具有利湿健脾、清热解毒、降低血脂、帮助减肥等功效,尤其适合经常出现水肿、腹胀等消化系统不良症状的人群;红枣被誉为天然的补品之一,常食用有助于增强体质、补血养心、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薏米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橘皮3克,新鲜鲫鱼1条(约500克),食盐、胡椒粉少许。

       做法:新鲜鲫鱼去鳞、鳃、肠脏,洗净备用;将薏米、赤小豆、橘皮分别洗干净备用;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鲫鱼及洗净的薏米、赤小豆、橘皮,改用中火继续煲1小时;下少许食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

       薏苡仁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清热而不泻下,渗湿而不峻烈,实属夏季清热利湿的佳品;赤小豆被称为“祛湿第一豆”,它性平偏凉,具有通利水道、利水消肿的作用;橘皮也是我们常用的食药材之一,它是温性的,可以适当中和薏苡仁的凉性,还可以帮助脾胃运化,使这道汤更适合大多数人群服用。

       延伸阅读

       夏至养阳三法

       夏至时节阳气最盛,除了饮食调理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睡:通过睡午觉的方式可以保护人体阳气。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为午时,心经当令,睡午觉有助于气血回归到心经,可养心阳、敛心气、除心烦。午饭过后,活动一会儿后再小睡,也有利于养护脾胃。

       食:“冬吃萝卜夏吃姜”,夏至以后虽然外面很热,但内里阴寒已生,人体也是一样的。夏至以后内脏开始虚寒,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变差,这时候需要健脾温阳,增强其运化功能,可以适当吃一些温热的食物,生姜就是很好的选择。

       灸:从夏至开始做艾灸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求需要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据广东中医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