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集中带量采购”的人工耳蜗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机。一位年过六旬的听障人士在植入人工耳蜗后说道:“现在我听得到了,我很开心,很满足。”
患者家属介绍,母亲在五六年前不幸患上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开始逐步减退,直至几乎无法听到声音,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了解到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家人经过商量,决定为母亲植入人工耳蜗。母亲告诉他,人工耳蜗开机的那一刻,拍手声、脚步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在她耳中逐渐清晰,慢慢地,她可以和医生及调试人员进行简单交流了。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段礼府介绍,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听觉神经来帮助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电子医疗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与助听器不同,是直接绕过受损的内耳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刺激听觉神经。人工耳蜗的组成其实并不复杂,仅包括两个部分:将内部植入体置于皮下,电极植入耳蜗;将外部声音处理器挂于耳后。不用担心人工耳蜗的寿命,其内部植入体的使用寿命是70年,而外部声音处理器是可以升级的。段礼府称,并非所有耳聋患者都需要植入人工耳蜗,能否植入、是否需要植入,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专业人士进行评估。
“集中带量采购”是药械集中采购过程中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药械数量报价,通过以量换价,从而降低药价。通过“集中带量采购”,人工耳蜗类产品的费用较之前下降了70 以上。在人工耳蜗进入国家集采项目前,单套售价约为20万元,让许多希望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望而却步。随着集采中选设备价格降至约5万元,更多患者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重返有声世界,回归正常生活。
据悉,自2023年6月1日起,四川省将电子耳蜗植入术和人工耳蜗正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极大地减轻了听障人士的治疗负担。为配合这一政策落地,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同步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服务。 (鄢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