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5版(2025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那些抢救瞬间 是我成长的珍贵印记
杜敏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初入医院时,我连扎针都会紧张到手抖,如今却能从容应对科室突发状况,那些抢救瞬间成了我成长的珍贵印记。

       工作的第一年,我在心血管内科轮转。一个夜班,急诊送来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监护仪上心电图波形杂乱无章,患者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痛苦地抓着胸口呻吟。“快,准备除颤仪。”值班医生急切喊道。我慌慌张张去推抢救车,却差点被输液管绊倒。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抢救,紧张得几乎握不住针柄,加上患者血管塌陷,前两次穿刺都失败了。监护仪警报声、家属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让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我拼命深呼吸,在内心不断告诉自己要稳住,决定尝试穿刺股静脉。咬紧牙关,第三次进针,终于看到了回血。药物顺利推注,患者心律逐渐稳定,我这才发现背心早已被汗水湿透。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在心血管内科,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临危不乱的定力。

       这三年,我见过凌晨医院空荡荡的走廊,也感受过家属紧握住我的手说“谢谢”时的温暖;经历过抢救失败的无力与沮丧,也收获过患者出院时灿烂的笑脸。护理工作,绝非简单的打针发药,它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给予患者希望,用耐心与爱心传递温暖。我们“00后”常被贴上“娇气”的标签,但穿上这身白衣,我们便成了能吃苦、能战斗的战士。

       TA说

       护理工作不仅是打针发药,更是用专业给予希望,用耐心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