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1版(2025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每一秒都是患者用命赌上的信任
熊幽雅 崇州市人民医院

       一天凌晨1:45,我匆匆套上护士服,快步走向交班台。夜班的灯光冷白得刺眼,指尖滑过毒麻药品的玻璃瓶,冰凉的触感让人清醒。刚清点到一半,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喊声:“快来人帮忙!”

同事们已经冲了出去,我迅速核对完药品,锁好柜门,转身时,平车已经撞开抢救室的门。

       患者被推进来的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她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瘫软。我一把抓过心电监护仪,并飞快地贴上电极片,可屏幕上的波形几乎是一条直线:脉搏消失,呼吸停止,血氧测不出。

     “心肺复苏!立刻!”医生的声音像刀锋劈开凝滞的空气。她双手交叠,重重压下患者的胸骨,而我已撕开静脉留置针,寻找那条能输送生命希望的血管。另一名护士推来了自动按压机,机械的节奏冰冷而精准,代替了人力。

     “肾上腺素1mg静推!”“准备气管插管!”医嘱一道接一道地下达,时间被切割成秒。喉镜抬起,导管滑入,呼吸机接通的瞬间,患者的胸廓终于有了起伏。药物顺着静脉推注,监护仪上的直线开始颤抖,挣扎,最终在01:58恢复了第一次自主心跳,“活了。”

       检查、转运、交接,一切快得像是被按了加速键。直到ICU的大门关上,我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早已湿透。门外,家属的眼睛里溢满了恐惧和期待,我轻轻按住他们的肩膀:“先等医生出来,会详细和你们说的。”转身时,我的手还在微微发抖。这是第一次,我从头到尾参与的一场生死抢夺战。

       TA说

       害怕吗?当然。但站在那,就没有犹豫的资格——因为每一秒,都是患者用命赌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