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5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苹果上的水珠 让凌晨的病房不再冰冷
陈雪 四川省人民医院

       护士服的褶皱里藏着青春的重量。那时初入临床的我总以为,年轻意味着慌张与不安,直到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瞬间,教会了我用稚嫩的手掌托住生命的重量。

       下午1点,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EICU难得的平静。五分钟后,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被平车送来。患者心率稍快但意识清醒,约半小时后,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患者心率降至45次/分,血压测不出,瞳孔逐渐散大。

     “胸外按压,准备插管。”医生说完便跪在床上进行按压,我和同事迅速推来抢救车、Lucas和呼吸机,我主要负责抽药、记录一切操作及时间。虽然抽药的手略微发抖,但看着同事们奋力抢救的身影,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和时间赛跑”。经过一小时不间断的抢救,监护仪的声音终于不再尖锐,我们也似乎得到了一丝喘息。可是,当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家属却作出了放弃治疗的决定。我好像跌入了谷底——第一次如此接近“生”,却又被“死”的无奈击溃。

       有次在病房值夜班,忙碌完后坐在护士站写记录,一位家属突然递来一个塑料袋,说道:“妹妹,你们一晚上都没停过,吃点水果吧。”塑料袋里装着几个洗好的苹果,还带着水珠,在冷白的灯光下泛着暖意。我愣了几秒,喉咙突然哽住——那些因忙碌没来得及喝的水、被消毒液洗得干燥裂开的手指、不停奔走而酸胀的腿,都在这一刻被温柔抚慰。凌晨的病房不再冰冷,原来我们的付出,患者都看在眼里。

       TA说

       我们无法阻止所有离别,但可以让每个生命离开时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