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川省护理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全省注册护士总数近35万人,护理服务从“病床旁”延伸至“家门口”,5人斩获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12人荣登“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榜单。5月9日,四川省2025年“5·12”护士节庆祝大会在成都举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郭声敏、四川省人民医院乐磊、邻水县人民医院张中容跟记者分享了各自的从业故事,他们以不同维度的创新突破,共同诠释了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的四川答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郭声敏
将医学与人文深度融合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郭声敏荣获“中国好护士”称号,这位从业35年的护理专家用“双向奔赴”诠释着: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人文的疗愈。
“一开始不能面对死亡、不能面对无法救治患者时的沮丧,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我就不断地学习,不断努力,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过程的艰辛。”回顾自己35年的护理生涯,郭声敏感慨万千。自1990年以中专护士身份踏入护理行业,郭声敏凭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一步步成长为护理硕士生导师,累计培养近20名研究生和300余名专科护士。她带领团队构建的“脑卒中护理关键技术体系”,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吞咽与认知功能,惠及全国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在郭声敏眼中,护理是医学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曾有一名截瘫患者深受严重压力性损伤困扰,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医治。郭声敏带领团队坚持153天上门换药,不仅修复了患者的创面,也“愈合”了患者的心灵。她积极推动“互联网+护理”模式,借助云平台为2000余名老年患者提供居家照护,建立脊髓损伤帮扶群,助力40 患者重返社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护理是心与心的对话”。在她看来,一句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优化就诊流程的细节,都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获评“中国好护士”后,郭声敏更觉责任重大。作为四川省医学中心护理管理者,她管理着2000多名护士,牵头成立西南地区护理专科联盟,涉及24个专业和69家医疗机构。她思考着如何将护理专业与人文融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护理价值。在当今大健康背景下,她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信息化与护理专业深度融合,提供更符合患者需求的专业护理。
身为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郭声敏认为护理人员应是科普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她带领团队制作大量视频、图书,走进社区、工地,普及急救与慢病管理知识,未来将重点加强体重管理、四大慢病等内容科普,提升民众健康素养,减少慢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四川省人民医院乐磊
开创应急救援“四川模式”
作为四川省内首批男护士之一,从业15年的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诊科护士长乐磊见证了护理行业的变迁,更以应急救援领域的创新实践,为护理职业发展注入新能量。
2009年,乐磊从护理学院毕业时,护理专业的男生屈指可数。“当时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度不高,选择这个专业需要勇气。”但随着医疗需求多元化发展,男护士在手术室、急诊科、ICU等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乐磊表示,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护理职业的重视显著提升,尤其在应急救援等板块,男护士已占相当比例,“职业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作为国家(四川)紧急救援队培训总教官和护理组组长,乐磊深度参与了全国应急救援培训体系构建。他带领团队将美国心肺复苏学会(AHA)、美国灾害学会(NDLS)等国际标准与汶川地震、疫情防控等本土经验融合,开创出立足实战的“四川模式”。近两年,团队已为全国培训应急骨干超1000人次,满意度达95 以上。“我们不做简单的理论灌输,而是让学员在模拟的灾害环境中沉浸式掌握救援技能。”乐磊说。
这种创新模式也推动了跨区域协作。去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签署了三年帮扶协议,乐磊团队连续两年赴伊犁州开展应急培训,并通过封闭式外训基地为新疆培养100余名骨干。去年完成灾害护理研究生学业的乐磊,对职业发展有了更深思考:“在这条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我们要将四川经验升华为国家标准。”他和团队正积极参与制定我国灾害应急培训大纲,并推动建立分层分类的应急人才认证体系。面对护理专业新生代,他特别寄语:“无论男女护士,都要找准自身定位。这个时代需要既精通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邻水县人民医院张中容
带领团队摘得全省桂冠
邻水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中容接受采访时,回顾了从业26年的职业历程,并分享了团队斩获四川省“巾帼英雄杯”护理技能大赛(手术室篇)团体第一名背后的故事。
张中容告诉记者,多年来护理专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初入护理行业时,县级医院仍在使用重复消毒的玻璃注射器,“护理器材的专业化程度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她带领的团队已实现“互联网+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护理用具全面升级为一次性耗材。在她看来,护理领域正经历三大变革:器材智能化、服务场景多元化、管理体系科学化。“过去护士人力紧缺,如今我们医院护理团队规模翻倍。”更令她欣慰的是,护理人员的职业通道不断拓宽,“医院管理层已有护理专业出身的领导,护士长竞聘不限编制,职业天花板真正被打破”。
谈及团队摘得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张中容感慨万千:“备赛期间,团队每日加练至深夜。作为县级医院,能在31支强队中突围,和多年来在护理工作中深耕专业技能密不可分。”
面对护理理念的演进,张中容深有体会:“过去我们专注‘治病’,现在更要‘治心’。”她推动护理团队将健康宣教纳入日常。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期待,她坦言,计划引入AI技术优化护理流程:“让智能系统处理文书等事务性工作,释放护士更多时间开展人文关怀。”(本版图片均由吴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