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应该到骨伤科还是康复科治疗?便秘挂内分泌科、肛肠科,还是消化内科?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对疾病的了解局限在症状层面,挂号时往往会感到迷茫。
为改变“患者围着科室转”的现象,泸州市中医医院积极探索门诊服务新模式,通过开设覆盖多学科、多病种的专病门诊,推动医疗服务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让患者享受针对性、专业性更突出的诊疗服务。
不跑弯路
根据具体症状挂号
在“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2024年6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探索开设了首个专病门诊。传统门诊以科室为单位划分,患者常因症状复杂或疾病涉及多系统而辗转多个科室。专病门诊以具体疾病为核心,主要针对某一种疾病,并以疾病和症状命名,方便患者对症挂号的同时,打破学科壁垒,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方案。
“专病门诊最大的特点是患者可以‘按病索医’,高效又省时。”泸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罗彦介绍,例如内分泌科针对代谢性疾病开设了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糖尿病、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这一模式将服务前移,让患者就医不开“盲盒”,而是根据具体症状挂号,专病专治,避免跑弯路,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
为满足群众专病诊疗需求,泸州市中医医院结合科室优势,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开设了27个特色专病门诊。同时,推行预约挂号、分诊分流、个体化治疗等,在就医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缩短患者就医时间。
联合坐诊
定制独家诊疗方案
如何提升专病门诊的诊疗质量?泸州市中医医院在开设专病门诊之初便有了考量:集中同类优势病种资源,采用综合性治疗手段,提高诊疗效果与效率。
“专病门诊除了立足细分病种外,更为重要的是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罗彦称,专病门诊由临床专家、护理人员、治疗师等组成,坐诊医生多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部分专病门诊创新采用“双医生联合坐诊”模式,为患者“私人定制”针对性诊疗方案。
服务延伸
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
医院建立了导诊、治疗、健康管理等全过程管理机制,就医服务更具连续性。当患者不清楚该挂哪个专病门诊时,导诊护士会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过往病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进行预检分诊,引导患者对症寻医。专病门诊的服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
例如,皮肤科痤疮门诊除提供药物治疗外,还开展护肤指导与生活方式干预;麻醉科带状疱疹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门诊引入疼痛管理教育,帮助患者减少复发风险;针对便秘、胆结石等常见病,普外科专病门诊通过饮食指导、术后康复计划等服务,推动患者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泸州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忠介绍,医院还将开设体重管理门诊,为超重、肥胖及代谢异常人群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健康体重的目标。此外,医院还将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为高龄患者、失能老人、康复期患者、母婴群体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赵亮 王晓欢 曾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