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馈赠的健康礼物
青梅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
青梅富含柠檬酸和苹果酸,《本草拾遗》载其能“涤肠胃,除烦热”。现代研究发现,每百克青梅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达2300单位,这种“天然抗氧化剂”能抵抗自由基,守护细胞年轻态。
竹笋
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
竹笋富含氨基酸与粗纤维,脆生生咬下去,满口都是山林的清气。值得一提的是竹笋的“刮油”本领——每100克仅含27千卡热量,但富含钾、磷、镁等矿物元素。中医谓之“利九窍,通血脉”。
茯茶
春事到桐花,敲火试新茶。——倪瓒
小谷溪人引以为傲的金花茯茶也是“刮油”好帮手。冠突散囊菌将茶多酚分解成茶黄素,把儿茶素转化成没食子酸。茶汤入喉时,你饮下的不仅是马边的云雾,还有时光驯养的智慧。
3月底的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马边),车窗外云雾缭绕于绵延的青山,高速公路边镌刻着醒目的“青梅竹马 边城茶香”,而这八个字也精准地概括了接下来“看乐山·‘策马扬边’小凉山”采访活动全程。
据官方资料显示,马边森林覆盖率达80.28 。近年来,马边突出做大茶叶、青梅、竹笋三大主导产业,现有竹林291.3万亩、茶园23万亩、青梅5.2万亩,已初步形成“上山青梅下山茶,二半山区冒笋芽,山地畜禽溪养鱼,连片插花种桃李”的立体生态产业格局。
记者一行踏着晨露登上海拔1200米的劳动镇福来村茶园,看到路边的村民带着孩子,背着竹篓掐着嫩绿的茶尖,手指在晨光里翻飞。“头茬春茶已经采过了,我们目前在准备4月3日开始的采茶节。”茶园里,几位彝家姑娘欢笑着跑过,腰间的银饰叮叮当当的声音落进一级一级蜿蜒的茶垄里。
民主镇小谷溪村的村史馆记录了这个曾经是乐山市“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乡村的蝶变密码。小谷溪村2019年成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定点帮扶村,村民在帮扶助力下发展湖羊养殖、茶叶种植加工、文旅等产业,当年就摘掉了“穷帽子”。
2024年接过前面几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来自中央纪委机关的穆文杰指着墙上的旧照片向记者介绍小谷溪村的历史:过去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牛羊挤在歪斜的竹编墙下避雨。如今,一条33公里长的苏民路已串起深山与外界,打开了小谷溪村脱贫致富的大门。过去开车都要三个小时才能抵达县城,如今只需要半小时。
小谷溪村全年阴雨的日子超过280天,这样的天气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那时乡亲们捧着好茶却卖不出山,那日子过得苦。”
改变也是从一片茶叶开始。
为了打造小谷溪茶叶品牌,村里大力推进改土种茶,新增茶叶种植面积800余亩,引进福选九号、茗山131号等良种茶。全村现有茶叶种植户252户,茶叶种植面积达3200亩,新建了一座面积约9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
除了生产传统的绿茶、花茶、红茶之外,帮扶队琢磨着应该创造出新的特色茶品。几番打听,得知陕西泾阳尤为擅长制作茯茶,便将选出的小谷溪优质老川茶送至泾阳,在那里进行“发花”。
发花是茯茶制作中最独特的工序。将压制好的茶砖放入特定的发花房中,控制房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使茶砖中的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大量生长繁殖。金花是茯茶品质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使茯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更有消食解腻、降脂减肥、调节肠道菌群等保健作用。
记者在村史馆见到一块特殊的茶砖:黑褐如岩,金花如星,掰开时竟有山林晨露的气息。穆文杰说,“马边的茶,泾阳的水”两相结合,才能发酵出这样一块好茶。如今这块“会呼吸的茶”已带着彝家儿女的体温,走进北上广的茶坊。
山间的故事不止在茶碗里流淌。4月青梅初结时,记者尝到了用古法酿制的青梅汁,酸中带甜的汁水滑过喉咙,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马边青梅属小凉山中高山原生态青梅,果实饱满,果肉厚实,为加工和食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在四川德顺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工人们正在封装今年的清水笋。这些春笋来自海拔1200米至2000米的山林之中,那里是马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边际的丰产村2万亩白竹基地。“以前卖笋要走15公里山路,现在家门口扫码收款。”厂里的员工身着彝族传统服饰,娴熟地开着抖音直播,淘宝店铺也即将开始运营。
最动人的烟火气藏在傍晚的村寨。
在四川省最大的彝家新寨聚居点、有“大小凉山第一寨”之称的烟峰新寨,爆裂开的烤土豆散发着泥土的香气,新炒的茶叶在竹匾里打滚,身着百褶裙的姑娘兴奋地向来客介绍收自村民家的刺绣、蓑衣。68岁的曲别石叶拨着他的八角月琴,弹起熟稔于心的彝家情歌。同为寨子里的民间艺人,曾补娃尔用一片树叶吹出动人的旋律。身后的烟峰寨,炊烟袅袅。
离开马边时,记者特意买走了三样东西:一块烙印着金花的茯茶,一袋带着晨露的清水笋,还有几瓶原味青梅汁。“明年请再来,多多跟大家宣传下我们马边!”曲别石叶和村民在山路上向我们挥手告别,身后的茶园正被暮色染成墨绿,平整的山路两旁路灯次第亮起,宛如银河落进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