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了,这面锦旗一定要收下。”3月的一天午后,成都市金牛区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传来轻快的脚步声。王女士抱着一面绣有“医德双馨情暖人心”的锦旗,径直走向产后康复室。正在整理诊疗床的康复师吴学敏闻声抬头,锦旗便被塞入了她的怀中,两人相视而笑,整个诊室都洋溢着暖意。
三个月前,初为人母的王女士正经历着幸福的“阵痛期”。尽管襁褓中的孩子乖巧可爱,但生产带来的身体变化却令她暗自焦虑:松垮的腹部肌肉让昔日合身的紧身裤卡在腰间,抱孩子时隐隐作痛的腰骶部更让她坐立难安。“就像身体突然变成了漏气的皮球。”她在首诊时红着眼眶对吴学敏倾诉。
面对这位年轻母亲的彷徨,吴学敏展开评估报告,用彩色模型细细讲解:“产后恢复就像重建宫殿,我们要从地基——盆底肌开始修复。”诊疗床上,当王女士因肌肉酸胀轻蹙眉头时,吴学敏总会适时调整力度,用温热的手掌托住她的腰窝;诊疗室外,深夜10点的微信对话框里,还跳跃着“凯格尔运动呼吸节奏”“抱娃正确姿势”的叮嘱。
第三次诊疗时,王女士惊喜地发现束腹带扣眼能往里收两格;第五次诊疗结束时,她特意换上修身紧身裤,镜中重现的腰线让她眼中泛起泪光。“现在抱着宝宝转三圈都不费力!”她把孩子举高高的笑声,成了康复室最动人的背景音。
在产后康复室的锦旗墙上,还有前几天另一位新手妈妈送来的“医德高尚 妙手回春”锦旗。短短七天内连获两面锦旗的背后,是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的立体化服务网络在悄然发力。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整合了四大核心服务,从孕期建档到产后康复,从新生儿疫苗接种到学龄前发育评估,每个环节都如齿轮般精密咬合,就是为了让妈妈们少跑腿、多安心。正如王女士在赠予锦旗时感慨的那样:“在这里,我和宝宝的健康成长被稳稳托住了。” (杜苗怡)